我一直以為Otmar Suitner是東德人,他未免隱身得太好了,很少出現在歐美的樂壇上,但在日本卻頗受歡迎,我知道有此人也是從日本販售的錄音聽來的,日本人滿會發掘東德及東歐的音樂家,像是Heinz RognerVaclav Neumann等,充分展現他們尊重傳統技能及讚頌職人精神的意識,這些擁有傳統德奧蘇精神的指揮家,專注於古典音樂的傳統,或許不受(西)歐美的喜好,在日本普遍都受敬重的。

Otmar Suitner (1922~2010)是奧地利人,出生於Innsbruck,在當地及Salzburg接受音樂教育,初期的發展是在西德的地區性樂團,隨後在1960年就接任Dresden Staatskapelle的指揮,四年後接任位於東德的Berlin Staatsoper總監,也就是Berlin Staatskapelle,一直到1990年因病淡出江湖,可見他主要的戰場就是在東德,他不像同儕Kurt SanderlingKurt Mazur 一樣往歐美發展,因此一直以為他是東德人。

為何他不是東德人,卻往鐵幕裡面鑽呢? 接掌Dresden當然是個榮耀的職位,這個職位歷年來的指揮通常沒坐很久,他及接任者Kurt Sanderling都只做一任四年,然後他去了東柏林,又跟Sanderling比鄰而居,Sanderling仍在主持Berlin SO,他則主掌國立劇院,兩人卻又像沒交集似的,Sanderling以蘇皮德骨的身分投奔歐美去了,而Suitner卻以奧地利的自由人身份留在東德,感覺滿犯賤的! 原來可能的原因是他腳踏兩條船,先娶了一位東德身分的老婆,後來又跟一位西德的學生同居,拿著奧地利的護照東西德兩邊跑,在柏林圍牆推倒後,這兩個家還能和平共存,不簡單。

有人稱Suitner是碩果僅存的傳統的Kapellmeister,這個字眼是來自德國宮廷樂團的主事者,功能包括選團員、選曲、團練、指揮,甚至包括作曲,像HandelHaydnBach都當過宮廷或大教堂的Kapellmeister,後來德國也經常沿用此字,跟Music Director意思相同,然而有看過Christian Thielemann說他情願人家稱他是Dresden StaatskapelleKapellmeister,因為這個稱呼更具全面性。Suitner很專心於他的柏林劇院及樂團,可以掌握一切並為成敗負責,在東德共產統治下,應該比在西歐容易辦到,這支樂團在他帶領下的確很札實,演出精準不突兀,沉穩而實在,在後繼者Daniel Barenboim繼續經營下,已經成為柏林另一支堪與柏林愛樂比拚的樂團了。Suitner低調沉穩的專業個性,頗符合日本的口味,是以NHK交響樂團頒贈他榮譽指揮的地位,Denon也錄過他貝多芬交響曲全集,他的錄音就以東德及日本為主。

Suitner看來就一副很嚴肅不苟言笑,有德國軍人的fu,指揮姿勢略顯僵硬,不是很討喜,音樂風格也就一板一眼,他指揮近代德國作品比古典浪漫樂派來的好,像是HindemithMax Reger,有形有色的音樂更適合他。我特別喜愛他的歌劇錄音,錄得不多,但都很精彩,像是Richard StraussSalome就很棒,雖然唱SalomeChristel Goltz沒那麼穩當,但管弦樂實在是精彩,高潮迭起,扣人心弦。Humperdinck的糖果屋也是一樣精采,連SchubertAlfonso und Estrella都在眾星拱月下,獲得不錯的成效。這些東德的錄音品質都相當優異,比起蘇聯的Melodiya好多了,可以放心的採購收藏。

PXL_20210723_152502797.MP.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