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三十年前第一次到維也納,立刻趕往維也納國立歌劇院去探尋是否有演出,當時掛出Richard Strauss “Die Frau ohne Schatten”的劇目,不管懂不懂的排末班車票進去包廂的後排,辛苦的看完這部超級複雜的歌劇,謝幕時指揮受到最熱烈的掌聲,他就是Horst Stein,演唱的包括Gwyneth JonesBernd Weikl,但我真的沒看懂,很氣,返台後,乾脆自己把整部歌劇的歌詞翻譯一次,然後寫稿投到古典音樂月刊,接著就一部又一部的寫下去了

七年前到紐倫堡參展,抽空到Bamberg一趟,那天是當週唯一有演出的時間,先在這個非常美麗的小鎮逛一圈,然後在夕陽西下後到達音樂廳,欣賞當晚由Daniel Harding指揮Bamberg Symphony Orchestra的演出,SchumannDas Paradies und die Peri,很難想像一個人口不到八萬人的小鎮,竟然會有一座如此漂亮的音樂廳及名聞遐邇的交響樂團。

這兩件事的連結是因為Horst Stein曾經是Bamberg SO的音樂總監,Horst Stein留下的錄音不多,管弦樂部分的錄音很大部分是跟Bamberg SO錄製的,因此把他們合在一起來看。聽說Horst Stein曾經跟Bamberg SO來過台灣,不知是否真有此事?

Horst Stein (1928-2008)是以德語系區域為主的指揮家,他跟Hans KnappertsbuschGunter Wand是同鄉,這個現在在淹水的西德小鎮Elberfeld可謂名人輩出。他曾經到東柏林歌劇院當Erich Kleiber的副手,但沒像Otmar Suitner就留在東德,而是趕緊離開去了Hamberg,後來也當了Hamberg國立劇院的總監,Stein的發展跟老一輩的指揮一樣都是從歌劇著手,他在維也納歌劇院演出超過500場,也在拜魯特指揮過138場的演出,這個紀錄恐怕連音樂總監都沒辦法超越! 難怪我在維也納歌劇院時,他受到特別持久的掌聲,可見他有多受敬重。

1980年後,Horst Stein逐漸將重心移往管絃樂,先後擔任Orchestre de la Suisse Romande, Bamberg SOBasel SO的總監,跟其他深居德國的指揮一樣,特別受到日本人的喜愛及敬重,Horst Stein也擔任過NHK SO的主要指揮,在NHK留下難得的影音。

Horst Stein長相有點奇特,所以很容易辨別,跟德國老指揮一樣,他的指揮動作穩當平實,音樂就是很踏實穩重,他跟Bamberg SO阿爾卑斯交響曲相當優秀,難得結構如此工整精實的演奏,很令人信服。他最知名的錄音應該是跟鋼琴怪傑 Gulda及維也納愛樂合作的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至今仍是Decca榜上的長青樹,這是一個可以讓人放鬆一點聽的好版本。他還有錄製大量的Max Reger這位值得多加注意的作曲家的管弦樂作品,都是跟Bamberg SO合作的。

Bamberg交響樂團的存在是很獨特的,它的源頭是來自捷克布拉格的德意志愛樂”(Deutsches PO Prag),在二戰後這群德裔的音樂家被驅逐出境,在1946年時聚集在Bamberg這個小鎮,由曾任布拉格德意志愛樂總監的Joseph Keilberth擔任首任總指揮,建立了它兼具捷克及德國傳統的獨特地位。Bamberg這個小鎮屬於巴伐利亞邦,財力雄厚的區域,Bamberg SO現屬於邦立體系的樂團,拜魯特就在離它不遠的地方,我去過的德國城鎮一般都以歌劇院為主體,劇院的樂團兼為管弦樂團(或相反),唯有Bamberg是一支獨立的管弦樂團,而且擁有一座音質優異的音樂廳,大廳就以Joseph-Keilberth Hall命名,以彰顯他對樂團的卓越貢獻,此廳屬於開放式的鞋盒型音樂廳,音質溫暖,類似於衛武營的感覺。現任指揮為Jakub Hrůša,捷克Brno人,這樂團再度回到他捷克加德意志的傳統。

DGBamberg SO七十年慶時,發行一套17張的小磚塊,涵蓋歷屆音樂總監及主要指揮的錄音,開宗明義的第一首就是由Keilberth指揮我的祖國中的莫爾島河,那自然流露出的音色及感動足以讓這個錄音名列前茅,最後一張則收錄在德意志愛樂時期的錄音,也是由Keilberth指揮,說明這樂團的傳承。這套CD大多是在Bamberg新舊音樂廳錄製的,包括Horst Stein阿爾卑斯Brahms第一號及Bruckner第四號,很札實的德國暗色調,跟BRSO的音色相近,非常抵買的一套CD

Bamberg SO.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