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音響 218期)
我參加了一場CD 現場錄音
EMI 的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巨人》鄧許泰特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
1990 年6 月2 日,我跟幾位古典音樂的同好及尚在門外徘徊的入門者,開了三個多小時的車,從偏僻的威斯康辛州首府陌地生( Madison)到美國中北部的大城芝加哥(Chicago)。因為我探聽到美國排名第一的芝加哥交響樂團,今晚將在偉大的馬勒專家鄧許泰特( Klaus Tennstedt)指揮下,演出馬勒的第一號交響曲《巨人》。如此完美的組合,豈容錯過。加上EMI 要為這場音樂會作現場錄音,想想自己將成為這場音樂會及錄音做歷史見證,早在幾天前就興奮不已,並廣為傳播,才得號召一些人,同行見證。我常說自己是「音樂福音」的傳播天使,雖然我不是基督徒。
6月2日剛好也是芝加哥SCES 展的時問,我等非廠商,原本無法進入展覽館;幸好遇到台灣參展廠商,把識別證借給我們,才得以一睹這個音響界一年兩度的大盛會。有幸參觀CES 展,只能算是此行的「附加收獲」。該晚的音樂會,門票自然早就售完了,我等當然是沒有事先購票,但經驗告訴我,開演前一定可以買到預約者的退票;加上芝加哥交樂團的德政: 開演前售出的票,不論原票價多少,學生憑證一律美金十元!我等五點鐘就去排隊,已有不少老美席地而坐,或打牌、或「野餐(吃喝一起來)」了。到了6 : 30 , 買到了票,以十元買到原為五十元的最高價位票。有人坐到二樓的正中央,我為一親鄧許泰特的風采,選擇了一樓第三排的中央偏左。進場前,原先席地而坐的那群狀似嬉痞的年輕傢伙,已經換裝成西裝筆挺、露肩洋裝的紳士淑女了,不由的感到西方人對音樂會社交功能的重視程度,真是自幼養成的。
芝加哥管弦樂廳(Orchestra Hall)位於大馬路旁,沒有前庭後院,一不小心就會走過頭了。廳內的迴廊走道都太狹窄了,音樂廳本身呈圓形,白色的半圓舞台上,管風琴分成三部分鑲於牆上,每組風管都很細小,不似國家音樂廳那般巨大。舞台頗高,當鄧許泰特那高大瘦長的身影出現時,我必須抬高頭仰望他。該晚上半場的曲目是由斯迪爾(Ray Still)擔任獨奏的理查· 史特勞斯(R . Strauss)《雙簧管協奏曲》。樂譜剛好擋住了獨奏者的臉,加上史特勞斯也未給與獨奏樂器白熱化煽情演出的機會,事隔年餘,並未留下多深刻的印象。
下半場好戲登場,先是一位小姐出場,原以為是要求觀眾保持肅靜,以利錄音進行,結果是宣布因廳內空調故障,團員將褪去西裝及領帶,僅著白色襯衫,希望大家諒解;鄧許泰特也除去了領帶,準備大幹一場。
在未正式切入主題之前,先提一下有關馬勒的錄音。甫於去年去逝的大指揮家伯恩斯坦(Bernstein ),他的馬勒錄音,相信只要是馬勒迷(Mahlerian ),必定少不了擁有幾張。他生前為DG 錄製的「馬勒全集」,全是現場錄音,最後一張是第八號交響曲,才剛由DG 發行,不過卻是1975 年的現場錄音;顯然伯恩斯坦生前並未來得及作一次最後的演出,十分可惜。在EMI , 鄧許泰特也曾經灌錄過一次全集的錄音,深受好評。最近,EMI 彷DG ,再度由鄧許泰特披掛上陣,「第五號交響曲」是在英國與倫敦愛樂合作的現場錄音。第二張便是這場「第一號交響曲」的現場錄音,由素以亮麗如絲的銅管著稱的芝加哥交響樂團擔綱,精彩可期。伯恩斯坦的第一號,是跟「皇家阿姆斯特丹音樂會堂管弦樂團(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合作的。以下,我便拿這兩張CD 來做比較。
從第一樂章的弦樂泛音開始,伯恩斯坦(以下簡稱B)便蘊含了一股神秘緊瑟的感覺,3 : 40 後,大地復甦;5 : 20 後,推向黎明後的第一聲呼喊,進行得很自由輕鬆。鄧許泰特(以下簡稱T)的黎明前,就可以感受到這將是一個充滿希望愉快的清晨。雖然4 : 20 後,天才破曉,但絕不代表是漫漫長夜,相反的,T 的黎明初曉是何等的健康開朗。6 : 05 後,黎明一聲啼,空氣清新,初昇的太陽,照耀著綠色大地,何等愉快的一天。8 : 20 ,第二次的晨呼,黃鶯及杜鵑再度提醒睡眼迷矇的人,大提琴反覆著一股懶散的旋律,直到12 : 40 才化為帶有元氣的清醒。B 的清晨帶有一點雲彩,有些陽光被雲遮住了,有些則破雲而出,灑在大地上,是金紅色的。7 : 30 , 第二次晨呼,大提琴的慵懶,夾帶著陣陣迫人的氣勢,11 : 23 化為歌唱,這一段是取自《青年旅人之歌》第二曲《清晨時來到原野》,雖然是踏著輕快的步履,難免是暗藏心事。13 : 46,開始逼近高潮,力量逐漸集中,在14 : 38 開始咆哮,大聲的向原野呼喚,胡亂的奔跑、跳躍,一解心中的鬱悶:在16 : 23 幾聲堅定的擊鼓後,雄壯的結束第一樂章。T的青年旅人,腳步輕快,心中無甚煩慮,真個是「少年不識愁滋味」。14 : 59 逼向高潮,力量的集中速度平均,在16 : 04 開始攻堅,再化為一股清明,芝交的銅管果然明亮無比,17 : 58 時,第一樂章結束。
第二樂章是馬勒親身與聞的舞曲,引申自他的第一首歌曲Hans und Grete ,「舞吧!讓高興的人盡情搖擺,讓關愛的人,找到回家的路。」大提琴及低音提琴強而有力的步伐,舞出強烈的節奏。T 的舞曲,充滿著力感及生命的原始律動,3 : 38 時,第一段的濃烈舞曲暫告一段落。B 的步伐,顯得沈重穩健,舞曲的成分很少,但是色彩調得很濃,像是中年人的舞風;3 : 58 時,結束第一段,法國號帶過門後,旋律變成悠靜動人,B 的作風,仍然十分沈穩,不願流露太多浮燥的成分。7 : 37 回到第一主題,十分自信的切入結尾,用了8 : 55 。T 的法國號過門,顯示CSO的銅管略勝一疇。第二主題仍有舞曲的步伐,輕快明朗,6 : 53 回到第一主題,晴空歷歷的在8 : 08 結束這一樂章。由於大提琴下弓十分勇猛,CSO的大提琴手,拉斷了第四根弦,大家趁機休息一下。
第三樂章,由低音大提琴開始一段悲淒的傾訴,一直堅持在這個基調上,再由單簧管承接主旋律,2 : 18 時,切入失落的舞曲中,彷彿是在回顧著已經風光的時刻,試想著今日卻得淪落至此,不禁唏噓,苦歎人生。T 的悲淒中,尚而有枯萎的絕望。5 : 43,結束了這段敘述。B 的低音大提琴在悲淒中,竟帶有向前跨步的攻擊性。2 : 02 轉入頹廢的舞曲中,兩個舞台的對比十分強烈,一是炫斕光彩,一是黑暗陰冷,這種失落感真是深刻啊!5 : 04 時,由小提琴加弱音器,拉出一段動人的往事,「數十年前,當我還年輕時,我曾經愛過… … 」。6 : 45 時,低音鼓輕捶,把我又拉回了現實,唉,淚流滿面。小喇叭吹奏的莫非是死神的召喚,心情好複雜,真是一個殘酷現實的世界。慢慢的,漸去漸遠,是我沈重的身影,10 : 17 時,消失無蹤。T 的回憶,充滿了甜蜜的愛意,7 : 23,低音鼓把我喚回。回憶的甜蜜與現實的冷酷,總要妥協吧!11 : 23 時,也許我已經有了些答案。
一陣閃電雷光,憑空自地拔起,這就是答案。豈容我再沈溺於回想夢魘中,T 的內心反省,有一股積極的鼓動力量,3 : 33 平靜下來盤整。小提琴帶領的第二主題,抒情的解錮心靈,原來這世界仍有著希望跟光明,啊!我應該展開雙臂,迎接未來。7 : 59 時,我想是看透了。B 的震撼力極強,一下子發揮出一股強勁的十級暴風,閃電雷光不暇於耳,如排山倒海,狂野無比。3 : 17 平靜下來,像一位充滿失意的人,在狂風暴雨中奔跑,雨水、淚水溼了一身,停下狂亂的腳步,在風雨中,有其寧靜之時,這世界是如何待我的,上天真是不公平啊!7 : 09,不!不可被擊垮,我要挑戰!我要重拾鬥志,9 : 33,是第一次的再出發,我邁開腳步,在風雨中,我邁開大步,11 : 02 我看到了前面的光亮,風雨也停了。T 的觀點是:看啊!外面依然風雨飄搖,但我內心何等篤定,11 : 01 時,我決定推開心靈之窗,於是我推開了大門,迎接我的是一片光明,已無風,也無雨。12 : 39,看啊!雨過天晴,鳥兒也回來了,世界格外的清新,經過洗濯的草格外的綠,16 : 45,我又充滿了生機,太高興了;17 : 33,我開始計劃如何再出發,我已找到了方向,我充滿了自信、喜悅,我要向世界的人宣告,我要向更高更遠的未來挑戰!22 : 10 全曲結束。回到B,風雨停了,我放慢放輕腳步,看看我的周圍,鳥兒在遠處向我輕呼,這世界應是我熟悉的啊!為何以前我不認識它呢?14 : 50,我知道了!我的內心濛住了我的眼睛,15 : 40,我決定摒除內心的障礙,「我最大的敵人,便是自己」,我要擊敗自己,勇於向未來挑戰,這是一個勝利的時刻,我努力邁開雄壯的步伐,急步向前!20 : 02 結束全曲。
<< 這是我當天現場拍的照片, 不好意思, 但現場就有觀眾給我錢, 要我加洗寄給他!>>
鄧許泰特的風格,與伯恩斯坦是如此的不同。鄧許泰特以樂觀、帶有啟示性的方式,建立開闊自信的人生觀。在他手下,馬勒端莊而且平易近人,適合於拒馬勒於門外的人及懷疑馬勒帶有太多消極絕望色彩的人,鄧許泰特可以讓他們正確的認識馬勒。對已經是馬勒迷的人,鄧許泰特是應該被供奉在書架最顯眼的地方。伯恩斯坦的馬勒何其深刻,完全由內而外,張力十足,功力之深, 無人能出其右,彷彿他的人生真得是崎嶇不堪。伯恩斯坦真可謂深得馬勒的個中三昧。他的詮釋方式,充滿了危險性,唯有在伯恩斯坦這種大師的手筆下,能完全的掌握樂團,其他的人,恐怕會擦槍走火的。
至於這兩張CD 的錄音效果呢?DG 顯然勝過了EMI ,誠然「音樂會堂」原本就是世界最佳的音樂廳,芝加哥「管弦樂廳」是稍差了些。可是DG 的現場錄音,幾乎聽不到觀眾的聲響,音響結實,低音表現也值得一筆。EMI 把現場觀眾咳嗽聲也錄得清楚,高音太亮,低音不足。如果要評比,演奏方面各有所長,均有十足的代表性,可以高掛「甲上」,音響上,如果DG是「甲上」,EMI頂多只能拿「甲」了。
如果你買了EMI的這張CD,記得在末了的「Bravo」聲中,尋找一個低沈有磁性的叫喊,我坐(已經站起來了)在第三排,當然會錄到我的歡呼聲「Bravo!」,這場音樂會,我永誌心中; 這張CD,永遠珍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