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歌劇首發 命運的作弄
The Rape of Lucretia 路克雷夏失身記*
簡化編制以利演出
《彼得· 格萊姆》在1945 年的首演相當成功,但稍後主演此劇的威爾斯劇院(Sadler ' s Wells ) ,卻因經營意念的分歧而導致克羅齊爾(Crozier )、克羅絲(Joan Cross)及皮爾斯的辭職,威爾斯劇院甚至將《彼得· 格萊姆》除名。而拆散後的人員,在布列頓等人的號召下,於1947 年成立了「英國歌劇團(English Opera Group)」。布列頓本人對成立此一團體的期待是:「專注於新作品的創作,以最省錢的方式旅行全國演出,吸引更多新的觀眾參與。」
克羅齊爾找到了當時擔任格蘭德朋(Glyndebourne )音樂節總經理的魯道夫· 賓(Rudolf Bing),此人後來與卡拉絲在紐約有所遭遇),賓很認同此一意見,進而引介格蘭德朋的所有人奧黛莉· 克莉斯蒂(Audrey Christie )。賓在1946 年格蘭德朋的介紹中,特別提到劇院有意與某個歌劇團合作演出新歌劇。實際上,這樣的一部新歌劇的確在1946 年七月十二日至二十七日在格蘭德朋連續上演了十四場。這部歌劇便是布列頓的《強暴路克雷夏》(The Rape of Lucretia ,編註一)。
《強暴路克雷夏》並不是一般常見的歌劇,它算得上是部「室內歌劇(Chamber Opera )」,布列頓只使用了八位演唱者、十二位器樂演奏者及一位指揮。布列頓並不是為了創新演出或作曲方式才做此安排,而是因為實際的需要。
當《彼得· 格萊姆》成功後,布列頓發覺要讓這般龐大的製作巡迴全國各地演出,在人力、物力及花費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於是他便想到比照十七、十八世紀時歌劇演出的規模,簡化人員及設備,使演出的機動性提高,因而寫作了這部歌劇,非但人員精簡,連劇情安排上,也使用了一男一女的旁白合唱,一邊介紹劇情進展,一邊繼續演出,使劇情進行得更為緊湊。《保羅· 邦揚》中使用了鄉村歌謠式的串場,旁白者只說明之前及之後發生的事,而在此劇中,男女各一的合唱者,隨著劇情發展,一路跟隨,像左右各一的說書者在講故事一般,甚至偶爾還介入劇中人一起合唱,角色並不單純。
女性貞節故事
《強暴路克雷夏》的起源可以溯至莎士比亞,但直接刺激布列頓寫作的則是歐貝(Andre Obey ) 1931 年的戲劇作品「Le Viol de Lucrece 」,在歐貝的劇作中即引用兩個人相互唱和,以現在的觀點看紀元前發生的故事。本劇的劇本由鄧肯(Ronald Duncan )編寫,他更進一步的使兩位合唱者介入了故事的進行。在理查· 史特勞斯的《納索島上的阿莉亞德妮(Ariadne auf NaxoS )》中,他讓一部古代歌劇與一部現代喜劇相互干擾,使嚴肅與輕佻交互出現。而賴聲川多年前的半音樂劇《西遊記》,使用了三個不同時空的人物在同一舞台上出現,也有交互影響的效果。
《強暴路克雷夏》的故事內容其實很簡單,中國傳統故事中,多的是三貞五烈的女性貞節故事。有人只因手臂被碰觸了,便以為被玷污了,而自斷其臂,而因怕被或已被玷污而自殺者更是不計其數。而歷史上一直對這樣的女性極為標榜,是以巴金在「家變」一書中,對其姊奉此為至高無上的道德標準,深深不以為然,進而提出嚴厲的批判。西洋文化似乎並沒對「女性貞節」做出絕對的要求,雖然也曾出現過「貞操帶」這般的束縛,但比起中國到處林立的「貞節牌坊」,一出自外界強制,一源自內心壓抑,兩者境界差太遠了。
《強暴路克雷夏》劇中,路克雷夏因被強暴而感到羞憤,即使無人責怪她,她仍無法忍受完美受到侵害而自殺,基本上的想法及做法都跟中國傳統的行為很相近。然而,她的做法並沒成為「模範」,認同她及誇讚她的恐怕不多,因為以基督教的觀點,路克雷夏是無罪的,天主都不在意了,況且凡人。
本劇的故事是發生在紀元前,但是作者卻不斷以宗教的觀點來評判此事,似乎在說耶穌誕生前的世界是沒有天理的,是無助的弱肉強食,因此,也有人批評此劇不該無端的將基督教牽扯進來。在本劇中,大多由男聲合唱說出對基督的期盼,可以視為「局外人」對「局內人」的遭遇,所表現出來的焦慮及無助,既然插不上手,唯有期待基督出現,使撥雲得以見日,光明早日到來。本劇雖然是小編制的樂團演出,但實際的效果卻是宏大的。論音樂的成熟度,又比《彼得· 格萊姆》更進一步,布列頓在不同時機及情境下,使用不同的器樂為主題,充份的發揮寫情寫景的技巧(註:本劇恰完成於《青少年管絃樂入門》之後),而其中的主題樂器是豎琴,用以營造特別的氣氛。布列頓是相當細膩的人,從他如小夜曲般的精心佈置,到一些清緒上的轉折,以及交錯有序的人聲安排,的確將這二十個樂器(十二個器樂加上八個人聲)發揮到崇高的境界,如果不事先提示,相信是不易聽出如此龐大的結構,是由如此精簡的編制所產生的。
格蘭德朋的支持與首演
賓在聽到布列頓第一次初稿的演出時,便認為「我可以從這個粗略的演奏中感覺到,它將是我們這個時代一個非常重要的作品,它充滿了智慧、靈感及一些感人的旋律」。賓是很支持這部歌劇的,在格蘭德朋的首演是由克羅齊爾製作,派普(John Piper)設計,演員分兩組,首演組由費莉兒(Kathleen Ferrier)領軍,包含皮爾斯、克羅絲兩位搭檔,由安塞美(Ernest Ansermet)指揮;第二組由依凡絲(Naricy Evans)領軍,古達爾(Reginald Goodall)指揮。
演出結果自然是有褒有貶,有人認為此劇為自普契尼死後不再進步的歌劇注入新血,改變了舊有歌劇的傳統。有人認為很無聊,而且有太多前人的影子在其中。布列頓對若干批評頗有微詞,「我沒想到要簡化及挖掘內心精髓,竟會遭致如此強烈的反應。」首演之後的全國巡迴演出,票房不佳,而前往荷蘭演出時,劇團的人開始責怪賓沒能好好做宣傳,主要的財主克莉絲蒂也對本劇不滿,宣布不再支持本劇的隔年演出以及下一部歌劇《亞伯· 赫林(Albert Herring)》的演出。實際上,隔年仍如期上演,只是合作就此打住,格蘭德朋一直到了1981 年才又上演布列頓的《仲夏夜之夢》,樑子結得有夠深。
至於劇作者鄧肯,他的確做了一部很有詩意、文學意味濃厚的劇本,布列頓本人特別在《強》劇的劇本上強調,作曲者必須與劇作者密切合作,從開始到首演前一刻為止。然而,鄧肯卻對布列頓有所不滿,布列頓似乎也並不很重視鄧肯,因此,他們兩人就沒再合作寫歌劇了。布列頓並沒有一位充分台作的對象,莫札特有Da Ponte ,威爾第有Boito ,史特勞斯有Hofmannsthal,而布列頓沒有。
第一幕第一景
在強烈及簡短的前奏後,男聲先道出艾楚斯堪(Etruscan)的國王塔貴尼斯(Targuinius Superbus)是如何侵佔羅馬,強奪王位的,他的兒子Targuinius Sextus 正是本劇的主角,他帶領一群羅馬年輕人去參加艾楚斯堪的戰爭,女聲接著唱出塔貴尼斯利用羅馬人去打希臘人,雖無奈,但基督要五百年後才誕生,無可奈何。男女聲這才向觀眾說「我倆以觀察者身份站在觀眾與舞台間… … 」,正戲才上演。在羅馬近郊,深夜一群軍官們正在飲酒作樂,背景的音樂以豎琴代表蟋蟀,以低音提琴代表牛蛙,安祥沈靜,與軍官們的戲鬧成為對比,男聲一邊描述營區四週,一邊說著軍官百態。
塔貴尼斯、朱尼斯(Junius及柯勒提納斯(Collatinus)三位軍官高談女人及酒,他們道昨夜一些軍官們深夜偷溜回家,想看看自己的太太是否安份的待在家中,結果全部大失所望,連朱尼斯的太太都跟一位黑人睡在一起。唯有柯勒提納斯的太太路克雷夏安份的守在家中。塔貴尼斯嘲笑朱尼斯戴綠帽子,朱尼斯反譏塔貴尼斯把羅馬當妓院,沒人對他真心意,兩人大罵起來,柯勒提納斯趕緊調停,三人舉杯為路克雷夏歡呼!
朱尼斯衝到營帳外面,路克雷夏的榮耀帶給他羞辱,全羅馬的人將嘲笑他,柯勒提納斯將因此凌駕其上,男聲在一旁發覺到一股嫉妒不安的情緒。柯勒提納斯出來安慰他,塔貴尼斯隨後也出來嘲弄一下,柯調停後先行離去。朱及塔二人都認為柯實在有夠幸福的,兩人又談起了路克雷夏,朱認為女人都是像娼妓般,只是有沒有人去引誘她罷了,塔則認為路克雷夏是美麗及貞節的代表,絕非如你所說,朱則激他不敢去證實她的貞節,然後離去。男聲分析塔貴尼斯的個性,他不敢去做是因為他沒慾望去做,他緊張的呼叫塔趕緊去睡吧!但塔貴尼斯還是叫人備馬,進羅馬城去了。在換景間,男聲描述塔貴尼斯上馬及進城的情景,並為路克雷夏擔憂。
在路克雷夏家中,女主人跟老媽子畢安卡(Bianca )及女僕露西亞(Lucia )正在編織,女聲唱出女性的期待,三位女士也唱和著。路克雷夏突然以為有人在敲門,原來只是月亮在作弄人,女僕們請示早點休息了,只是路克雷夏心仍不安。女聲繼續唱出女性無奈的一生,而男聲則加入宣告塔貴尼斯的逼近。終於房門大響,眾人急忙應門,路克雷夏以為發生什麼急事,竟是羅馬王子塔貴尼斯來了,只道是男受傷了,必須借宿一夜,路克雷夏見無大事,便好意的領塔貴尼斯到客房,塔貴尼斯貪戀的輕吻路克雷夏的手,互道晚安離去。
第一幕第二景
一開始是有些普契尼式的強勢,男女聲及舞台後的唱和,說明羅馬人對艾楚斯堪統治者的不滿,強拉民兵,凌人子女,人民不滿的情緒高漲。音樂轉為以木管為主,加上豎琴簡單的撥弄,女聲輕柔的描述路克雷夏睡姿。接著乍然改為以擊樂為主,男聲急促的描寫塔貴尼斯正在侵入路克雷夏的寢室,男聲想阻止,卻不可得。
塔貴尼斯靠近路克雷夏,露出深切的慾望,他親吻路克雷夏,女聲說明路克雷夏以為是柯勒提納斯而接受了,但很快便驚醒了「滾開,在夢中,你一直是森林中的老虎!」塔貴尼斯強烈渴望著路克雷夏,而她已把心交給柯勒提納斯,不可能背叛! 塔說我看到妳壓制自己的慾望,妳無法拒絕自己的慾望!路克雷夏一再否認而且嚴拒。塔貴尼斯已漸失去理智:「像妳這般可愛是不該貞節的。」「如果美麗將導致如此,美麗是有罪的!」男女聲也同時加入,試圖幫助路克雷夏,於是形成一場激烈的四重唱,最後塔貴尼斯拿出刀子,強將路克雷夏推到床上, 在換景間,男女聲配台高漲強烈的音樂,高昂的唱出「罪惡攻擊了美德」,純潔受到污染,聖母請幫忙我們找回真愛吧!
第二幕第二景
仍以豎琴引領,畫出日出清晨的景象。畢安卡及露西亞在採花,打算獻給塔貴尼斯,畢安卡猜王子已離去,於是她們打算找路克雷夏自己來插花。路克雷夏來了,無精打采,當她們把花拿給她時,她神經似的將花摔開,她叫她們馬上找人傳訊給柯勒提納斯,叫他回來見我這位羅馬妓女,也叫所有人都來追「貞節的路克雷夏」吧!路克雷夏抱著花,悲傷的唱道:「花朵是如此純潔,只因它們的生命是短暫的… … 且讓它們的純潔顯露我的悲傷,隱藏我的羞辱,並且當做我的花圈!」昨夜有如百年前了,說完便退下。
畢安卡突然覺得不該差人去把柯勒提納斯找回,但太遲了,柯勒提納斯在朱尼斯的陪同下到來。朱尼斯告訴柯,他知道昨夜塔貴尼斯曾進城,直到凌晨才回來,柯大嘆太遲了!路克雷夏穿著紫色的晨裝,在憂傷的木管襯托下走出來。
柯勒提納斯理解似的向路克雷夏表明希望我倆莫再分離了。路克雷夏說再也不可能如以往了,沒有海夠深到可以沈沒我的恥辱,沒有土夠厚到可以蓋住我的恥辱,沒有陽光夠強到可以投射出陰影,沒有黑夜夠暗到可以掩蓋住陰影。昨夜塔貴尼斯破壞了我倆之間所編織的愛情,這是我的恥辱,你的悲哀。柯勒提納斯安慰她,只要精神不受污染,沒有恥辱可言,塔貴尼斯所取走的可以被原諒,路克雷夏所給出去的也可以被原諒。路克雷夏淡淡的應道:即使是偉大的愛情也容納不下一絲陰影,說著便舉刀自盡,現在我可以永遠純潔了,唯有死亡可以奪走我,看啊,這淫亂的鮮血是如何洗去我的恥辱!路克雷夏死了。
柯勒提納斯感嘆美麗是如此短暫,就這樣結束了嗎?就是這樣吧。朱尼斯望著窗外,羅馬人即將站起來了,路克雷夏的死將導致塔貴尼斯下台,我將統治羅馬(此事是朱尼斯一石兩烏之計)!接著是眾人及男女和聲的輪流感嘆,如此純潔,才剛開始就結束了。
結尾
女聲先質疑難道就這樣結束了嗎?罪惡戰勝了嗎?男聲回答,不會長久如此的,主耶穌將會為我們彌平創傷,神是一切。此時舞台燈光才暗去,男女聲接著合唱道:自從有史以來,偉大的愛情常被命運或人們給玷污了;我倆試圖以這老舊的故事及簡短的說明,來清理一下人類的悲歌。幕落。
錄音
這部歌劇的詞真的很有甜味,鄧肯的確是不錯的詩人,只是歌劇用英文唱,老感覺到有先天的缺憾,大概是聽慣義、德、法文的關係吧!本劇的錄音至少有兩個半的版本,全版有作曲者布列頓在l970年的錄音(Decca ) ,及希考克斯(Richard Hickox)新近為Chandos 錄製的版本,另外還有古達爾留下的歷史片段(EMI )。我只有布列頓的錄音(欠缺研究精神?! ) ,演出者是由貝克(Janet Baker )領軍,皮爾斯擔任男聲,哈波(Heather Harper )擔任女聲,John Shirley-Quirk 擔任柯勒提納斯,Benjamin Luxon 提任塔貴尼斯,全部都是布列頓歌劇錄音的熟客,也都是英國歌劇演出的代表性人物。
貝克一直是英國聲樂名伶中,藝術性最高的一位,她演唱的路克雷廈是位剛烈、意志堅強、不畏強權的女性,很符台布列頓的需求。這張CD 中,還加收了布列頓特別提名獻給貝克本人的作品《Phaedra》,這是布列頓晚年最重要的聲樂作品(1975 年),買一送一,挺合算的。皮爾斯以較合乎音樂語法,卻不太合語音語法的方式演唱男聲部分,聽起來溜來溜去的,較其他人的演唱顯得含糊了些;其餘的演唱者都是布列頓歌劇的首選。
註: 本刊前譯《魯克莉西亞的凌辱》或《魯克莉西亞的失身》,在此尊重作者之譯名《強暴路克雷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