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的出版商在盛行時,不外乎DG、EMI、Decca、RCA這些大廠牌,出版的速度很快,每周都可以很快樂地逛光華商場,大玩紅綠配,也有些較小的廠牌像Erato、Teldec、Telarc等出來提供眾人晉升A咖的機會。就在這樣百家爭鳴的環境下,出了一家專出”奇怪音樂”的ECM,簡潔的封面設計,有著抽象的意象,一群沒聽過的音樂家及作品,好奇的買一些來聽,直覺就是怪怪的新音樂。因為ECM,才知道有位Arvo Pärt,跟葛拉斯(Philip Glass)一樣成了我滿能接受的新音樂。
佩爾特(Arvo Pärt,1935~)出生在當時仍隸屬於蘇聯的波羅地海三小國之一的愛沙尼亞(Estonia),初出道時期是蘇聯前衛音樂的代表性作曲家之一,無調性、十二音列等都玩,也受到”當局”嚴重的關切。一直玩到1968年寫了”信經(Credo)”這部大作後,佩爾特突然覺悟了,決定拋棄以往的作曲方式及技巧,經過八年的沉潛及東正教的洗禮,佩爾特終於發展出他獨特的技術,他命名為”Tintinnabuli (鈴鐺)”,一種經過濃縮、計算、平行互動的音樂表達方式,成了他很個人的音樂語言。
看Tintinnabulum的圖像,它是掛著幾個小鈴鐺的大陽具! 滿是男性雄風的象徵,所以當陽具一動,幾個鈴鐺是一起發出聲音,有著固定的音高間隔,頑強而不互相干擾。佩爾特這個鈴鐺技巧,有這深厚的論述基礎,雖然構造看似很簡單,卻隱含著深厚的意義。第一首鈴鐺作品是Fur Alina鋼琴獨奏(1976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5n91td5Q8I),如果只看樂譜,連不會彈鋼琴及看譜的(像我!)都應該會大笑,但是一彈下去就不一樣了,跟少林寺的伏虎神掌一樣,功力深厚的掃地僧一出手,明明都是一樣的招式,硬是讓蕭遠山及慕蓉博都覺悟了! 佩爾特的這首曲子就有這樣的味道,當我們看透宇宙的大道理後,表現出來的反而越是簡潔。佩爾特另一首代表作”鏡中鏡(Spiegel im Spiege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1ZMz3I5CNU)”則由提琴搭配鋼琴,一樣的如心靈雞湯般的溫暖著心情。
佩爾特爾後的作品就依循著Tintinnabuli的原則,然而音樂學校沒人教這個技巧,也沒其他的門徒,成了他非常個人化的代名詞,後來的很多New Age等作曲家,多少都受了佩爾特的影響,想像這種空靈似的音樂,有著自己的哲思及對宇宙萬物的看法,表達強烈的自我形式,這個鈴鐺倒是敲醒了不少人的頭腦。
佩爾特後來移居柏林,遇到了ECM的老闆,兩人理念一拍即合,從1984年開始,佩爾特音樂的首次錄音都交給ECM,而且由佩爾特本人親自參與,進一步塑造了ECM在當代音樂獨占鰲頭的形象,現在佩爾特回到故鄉愛沙尼亞定居,成了國寶,在2011~2018年間,他成了音樂會中最常被演出的現存作曲家,直到去年才被John Williams超越,台灣偶而會聽到他的作品演出,但是錄音並不難找,在這封閉的疫情期間,佩爾特的音樂是很能安定擾動的心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