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的第一張新世界是由孔德拉辛 (Kirill Kondrashin, 1914-1981)指揮維也納愛樂錄的錄音帶,第一張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也是他跟鄭京和搭檔的錄音帶,迄今我仍然認為那張新世界是眾多版本裡排在很前頭的錄音,氣質優雅高尚,音樂壯闊俐落,而年輕的鄭京和充滿了自信,跟孔德拉辛的氣質很搭,這兩份錄音是我會很常拿出來聽的版本。讓我真的完全信服的是他跟大會堂錄製的天方夜譚,這也是我第一份天方夜譚,之後不管蒐集多少版本,不論在音樂廳裡聽過多少樂團及指揮演奏此曲,都沒能讓我覺得可以超越孔德拉辛的這個錄音,唯有在他的版本裡,那在海裡浪裡飄盪、在奇幻故事裡幻遊的感覺最令我信服,很可惜這位指揮就在要發光發熱時打點了,67歲不能說是英年早逝,但說是壯志未酬是真的,因為他才脫離蘇聯沒多久。

孔德拉辛是正港的俄國人,出生於莫斯科,也一直在莫斯科學習及指揮,雖然他第一個指揮工作是在聖彼得堡,不久就回到Bolshoi大劇院扛大旗了,不過他後來就不再指揮歌劇,而專心於管絃樂的發展。孔德拉辛跟Arvid Jansons同年紀,算是Marris Jansons父執輩的前輩,俄國的音樂發展似乎一直是分成莫斯科及聖彼得堡兩個系統,互不往來似的,在聖彼得堡有Mravinsky及老Jansons,而孔德拉辛就坐鎮莫斯科。

讓孔德拉辛聲名大噪的是在1958年時替Van Cliburn伴奏獲得第一屆柴可夫斯基大賽冠軍一事,得獎後跟著去美國巡演及錄音,孔德拉辛也成為冷戰時期第一位訪美的指揮家,而這張柴一的唱片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張銷售突破百萬張的古典音樂唱片,返俄後接任Moscow PO的總監,他很多Melodiya的錄音都是跟Moscow PO合作的,也是當時蘇聯演奏名家最愛合作的指揮家,他首演Shostakovich的第四及第十三號交響曲,也是首位完成全部十五首交響曲錄音的指揮,跟伯恩斯坦在美國及Kubelik在歐陸一樣,他也在蘇聯極力推展馬勒的音樂。

孔德拉辛在蘇俄時期似乎沒有受到太大的迫害,經常能到歐美日指揮演出,但他還是在1978年選擇在荷蘭尋求政治庇護,而且立即獲得阿姆斯特丹大會堂樂團聘為永久客席指揮”(準備接替Haitink?),跟維也納愛樂也保持良好關係,並且獲聘在1982年接替Kubelik上任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總監,然而在1981年跟北德廣播交響樂團在阿姆斯特丹演出馬勒第一號後,當夜因心臟病發而亡,非常可惜,這短短的四年自由世界時間,實在短到讓他的光與熱沒能充足發揮。這故事跟Marris Jansons的發展路徑很相似,都是跟這三個樂團有著非常好的關係(大會堂、WPOBRSO),有跡可循嗎?

孔德拉辛的神態狀似Celibidache,後梳帶立體感的髮型,優雅沉穩的指揮姿勢,紳士般的整體感,沒有誇張的姿勢與表情,而他的音樂是大開大闔型的,情感流動順暢自然,不會刻意雕琢表情,也不會讓速度過於彈性,他像一位見多識廣的暖男老爹,然而音樂的凝聚力及透明度很高,從蘇聯系統孕育出的指揮竟有如此能耐,這戰鬥民族可不只有Mravinsky這樣的雄鷹,個人覺得他跟西歐樂團的錄音比跟蘇聯的好,跟錄音品質有關,跟樂團的風格也有關,他真的很合適跟歐陸的樂團搭配,很可惜只有短短四年的時間,不然應該不會讓四大天王專美於前的!

PXL_20210512_145826142.MP.jpg

PXL_20210512_145915786.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