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不是才回答一半的問題嗎?

哪有,隨便套個作曲家的名字上去都對啊! 不管是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或是柴可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或是馬勒第五號交響曲都馬對! 更何況還有蕭斯塔高維奇的第五、普羅高菲夫的第五、西貝流士的第五、布魯克納的第五等這些音樂會的常客。所以說"第五號交響曲"是音樂會最常演出的交響曲,贏過絕命終結者的第九號交響曲!

那個人認識交響曲不是從貝多芬的第五號命運交響曲開始的? 等等等等~~ 這首曲子曾經高居演出次數排行榜第一名多年,毫無疑問,當有錄音技術時, 尼基許(Arthur Nikisch)就在1913年率先錄下貝多芬這首交響曲,我的第一張古典錄音帶也是這首,小澤征爾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錄的。

柴可夫斯基的第五號交響曲據說是我們NSO最常演出的一首交響曲,此曲也是海外來訪樂團最愛拿來show up的曲子,蓋因此曲旋律流暢動聽,老少咸宜,很難聽不懂,演出又不容易出錯,又能在最後以壯闊的聲響撩起聽眾的情緒,換來瘋狂的掌聲,難怪被瘋狂的拿來當road show的展示品,這首作品還是得聽俄國原味的Mravinsky才過癮!

至於馬勒第五號交響曲,則成了指揮家最愛的show piece,原本馬勒這首作品並不好演出,記得以前Henry Mazer跟我說過怕怕,怕當時樂團的水準還不足,因此只有演出其中的慢板樂章。因此近年來音樂總監上任時,常端出馬五來證明自己夠行,也秀給觀眾看沒選錯人,我們的呂紹嘉也是選此曲當他NSO的正式開場白,近年來也是海外來訪樂團超愛演出的曲目,然至今唯有JansonsBRSO那場馬五被我視為標竿,聽得我坐立難安,心頭擾動不已,迄今難忘。

蕭斯塔高維奇的第五號革命交響曲是這些第五裡情緒最糾結的,當代部分的作曲家及指揮家對蕭氏有些批評,前輩樂評家伍牧還跟我說過蕭氏只是會五線譜,沒啥可聽的! 但我還是投他一票啦! 特別是Bernstein指揮的錄影,看他到最後都快要爆炸了,恨不得自己去把鼓敲破似的!

至於普羅高菲夫及西貝流士,兩人都只作了七首交響曲,而其第五號都是他們最好的作品,普羅高菲夫算是待在蘇聯境內自成一格的作曲家,不像蕭斯塔高維奇有那麼多的政治糾纏,也不像拉赫曼尼諾夫那般流氣,只是會覺得孤傲冷酷了點。

西貝流士的第五可是我的最愛,但這是個陷阱題,樂章高潮後的幾次大休止符,常造成觀眾搶拍手的結果,真得怪不得人也,這是西貝流士設下的陷阱,我就說他常把人撩得癢癢的,然後就把你掛在那兒! 不囉嗦,拿卡拉揚的來聽就對了!

布魯克納的第五號也有不少擁護者,在台灣的演出次數還不少,我個人對布魯克納崇敬有加,但對此曲旋律記憶不足,講太多就心虛了

統計一下;從我個人有紀錄的音樂會中,有607場是交響樂團的演出,其中以柴五共計演出18場居冠,馬五11場次之,貝五有10場,蕭五有9場,西貝流士5場,普羅高菲夫及布魯克納都是4場,這幾首第五號就佔了1/10! 所以說: 最常演出的交響曲是第五號交響曲!

Nikish B5.png Ozawa B5.jpgMravinsky T5.jpgKarajan P5.jpg

  Karajan S5.jpg    Bernstein S5.jpg  Jansons M5.jpg  Wand B5.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