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寫「樂友紀行」時(「古典音樂」第六十五期),人正在東京看NHK 轉播哈農庫特指揮柏林愛樂演出布拉姆斯的《海頓主題變奏曲》及第一號交響曲,這一套現場錄音的CD,不久後推出,在全球獲得一致的好評。哈農庫特近十年來轉戰主流曲目,頗有斬獲,從貝多芬、舒伯特、舒曼到布拉姆斯,他都以考究的精神,提出個人獨到的觀點,不負他身為古樂先鋒之名號。哈農庫特是Teldec 的專屬指揮,鋒芒不下Teldec 另一位主將巴倫波因。

       在RCA 旗下,也有柯林· 戴維斯爵士搶攻主流曲目,已經陸續完成布拉姆斯、貝多芬、舒伯特及西貝流士交響曲全集,現正在進行馬勒,也都有英國派的雜誌全力護盤。而在DG 旗下,布列茲先從跨二十世紀的曲目及非德奧系的作曲家下手,重整他以前為CBS 灌錄的曲目,再逐漸向主流靠攏。以布列茲這般具有先進觀念的人,當他攻到貝多芬時,恐怕會引起一陣不小的風暴。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曾經猜測Harnoncourt會是大會堂管絃樂團的接班人,因為就在他跟大會堂錄製舒伯特交響樂全集不久後,我曾在大會堂音樂廳欣賞過他跟樂團演出舒伯特的第五及第九(或稱第八)號交響曲,直覺兩者水乳交融,頗有搞頭,那次的偶遇當然很驚喜,Harnoncourt在那個時期是他跟非古樂的傳統大樂團合作的鼎盛時期,錄音曲目也朝主流曲目邁進,他將樂團位置擺設調整為第一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第二小提琴的加重音擺法,在此之前沒注意過樂團的擺陣,也因為這樣的演出效果很突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後來都會特別留意樂團的器樂擺設位置所產生的影響,也成了聽現場音樂會的一個小樂趣。

Nikolaus Harnoncourt (1929-2016)可是貴族皇家之後,母親是傳承自神聖羅馬帝國及哈布斯王朝的後裔,父親是工程師,在柏林出生後,回到奧地利Graz,在維也納學音樂,以大提琴為主,畢業後加入維也納交響樂團(VSO)擔任大提琴手(1952-1969),當時是由卡拉揚帶領VSO,據說卡拉揚一看到Harnoncourt那股高貴的貴族氣息,連試拉都不用,就直接錄取為大提琴手。他跟新婚妻子Alice Hoffelner1953年就創立了Concentus Musicus Wien (CMW,維也納音樂家合奏團),成為開創古樂演奏的樂團,Alice一直擔任這個樂團的首席,Harnoncourt則從大提琴位置引導樂團的演出,即便Harnoncourt1970之後開始指揮大樂團及歌劇演出的生涯,他及太太仍繼續維持CMW的位置直到2015年兩人退休後,交由Stefan Gottfried繼續帶領。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月二八及二十九日兩天,費城管絃樂團在現任總監沙瓦利許的率領下,總算首度抵台演出,為近期缺乏知名人樂團訪問的台灣樂界注入活力。沙瓦利許已經是七十六歲的高齡了,他帶領樂團的亞洲之旅到此是最後一站,如果說他疲憊是可以理解的。而我們從他在記者會上迴避困難的問題、表明不為樂迷簽名及每場音樂會只排一首安可曲,且不多做謝幕等種種情形,可以知道他在調節體能(或是個性使然?)

但是,沙瓦利許之所以能屹立樂界數十年,且深受愛戴,並非浪得虛名的。當卡拉揚及柴利比達克(S.Celibidache)在此一年紀時,都開始收斂其指揮動作,沙瓦利許卻仍生龍活虎般的站在指揮台上,為著自己對音樂的看法全力付出。當這個年齡的指揮開始調整自己的速度時,我們卻看到沙瓦利許全力衝刺,某至給人一種衝過頭的懷疑。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第一次到柏林愛樂廳欣賞柏林愛樂的演出,就是由Sawallisch擔任指揮的,那次的曲目都是中小編制的樂曲,包括Mozart小夜曲及第40號交響曲,以及R.Strauss 中產仕紳組曲,我坐到舞台後方,得以欣賞這位在德國甚有地位的大指揮的英姿。後來在1999年,Sawallisch帶領費城管絃樂團來台北演出兩場,兩場音樂會展現他在德奧歐陸主流樂曲的實力,費城之聲獲得了改造,Sawallisch在其紳士般的身影下,仍然燃燒著對音樂的熱情。

Wolfgang Sawallisch (1923 ~ 2013)出生於慕尼黑,一輩子也都以此地巴伐利亞邦為生活的中心,年輕時學習鋼琴,一度以鋼琴演奏為職志,後深受FurtwanglerKnappertsbusch 啟發,逐步轉向學習指揮,二戰時在義大利的德軍當兵,後被拘禁在英國的戰俘營,回到慕尼黑完成學業後,開始展開他的指揮生涯,跟當年的指揮一樣從歌劇院開始,曾經是指揮拜魯特音樂節的最年輕指揮,也很早就指揮過柏林愛樂,但可能認為自己還沒準備很好,推掉維也納劇院及大都會歌劇院的邀約,早在1960年就先轉往樂團指揮,先後掌管Vienna SOHamburg POSwisse Ramonde這幾支樂團,在1971年時,歷練恰當後,擔任二十年的巴伐利亞國立劇院的音樂總監,指揮過近1,200次歌劇的演出,包括WagnerR.Strauss的所有冷熱門歌劇(除了Salome)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應該說Tennstedt是大器晚成,而是因為機運巧合,才讓他得以在人生的中段出頭天,而且成為一家之言,成功的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然而準備好的人卻有更多缺乏機運,臥虎藏龍,鮮為人知,殊是可惜。

話說在1990年時,課業繁忙之餘,得知當時轟動武林的Klaus Tennstedt要到芝加哥演出兩週,包括一場馬勒第一及一場馬勒第四,趕緊排開課程時間,午後驅車從隔壁州的Wisconsin Madison開拔三四個小時到芝加哥,一覽偶像的演出。其中馬勒第一號的演出EMI有現場錄音及錄影出版,我就坐在第三排,應該有快閃出現過,至少我的掌聲及呼叫聲是有被錄進去的! 另一場馬四的演出是跟Arleen Auger這位傑出的女聲樂家合作,可惜這場沒有錄音出版。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應該是三十年前第一次到維也納,立刻趕往維也納國立歌劇院去探尋是否有演出,當時掛出Richard Strauss “Die Frau ohne Schatten”的劇目,不管懂不懂的排末班車票進去包廂的後排,辛苦的看完這部超級複雜的歌劇,謝幕時指揮受到最熱烈的掌聲,他就是Horst Stein,演唱的包括Gwyneth JonesBernd Weikl,但我真的沒看懂,很氣,返台後,乾脆自己把整部歌劇的歌詞翻譯一次,然後寫稿投到古典音樂月刊,接著就一部又一部的寫下去了

七年前到紐倫堡參展,抽空到Bamberg一趟,那天是當週唯一有演出的時間,先在這個非常美麗的小鎮逛一圈,然後在夕陽西下後到達音樂廳,欣賞當晚由Daniel Harding指揮Bamberg Symphony Orchestra的演出,SchumannDas Paradies und die Peri,很難想像一個人口不到八萬人的小鎮,竟然會有一座如此漂亮的音樂廳及名聞遐邇的交響樂團。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一直以為Otmar Suitner是東德人,他未免隱身得太好了,很少出現在歐美的樂壇上,但在日本卻頗受歡迎,我知道有此人也是從日本販售的錄音聽來的,日本人滿會發掘東德及東歐的音樂家,像是Heinz RognerVaclav Neumann等,充分展現他們尊重傳統技能及讚頌職人精神的意識,這些擁有傳統德奧蘇精神的指揮家,專注於古典音樂的傳統,或許不受(西)歐美的喜好,在日本普遍都受敬重的。

Otmar Suitner (1922~2010)是奧地利人,出生於Innsbruck,在當地及Salzburg接受音樂教育,初期的發展是在西德的地區性樂團,隨後在1960年就接任Dresden Staatskapelle的指揮,四年後接任位於東德的Berlin Staatsoper總監,也就是Berlin Staatskapelle,一直到1990年因病淡出江湖,可見他主要的戰場就是在東德,他不像同儕Kurt SanderlingKurt Mazur 一樣往歐美發展,因此一直以為他是東德人。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系列在追的是跟我有淵源的已逝俄國指揮家,除了沒見過的Kondrashin是我的啟蒙指揮外,其他都曾經現場親睹過,但這樣就會漏掉一位大咖,剛好出現了一個巧合,這樣就可以把他連線進來了。

在我開始職場工作前幾年,年輕力盛,一邊認真工作,一邊替雜誌社寫稿,老闆知道我深好此道,幾次產品發表會都叫我選個開場音樂,用過行星組曲的火星及很套路的查拉圖斯特拉,總不能重複又太通俗,有次我就選了Rachmaninoff交響舞曲 (Symphonic Dance)”,開頭幾聲小提琴輕點,然後木管銅管輕輕帶出,15秒後,總奏及鼓聲齊鳴,律動性極高,聲勢浩大又不長,兼具準備開始及振奮全場的氣勢,截斷點設在1:15音樂淡出時跟著淡出,然後主持人宣布產品發表會正式開始,還不錯的安排吧! 大概很少人會想到用這首音樂當開場,好洋洋得意!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那艱難的時代裡,他得做出選擇,後人如何看待請自便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D剛盛行的八零及九零年代,不外乎是DGEMIRCADeccaPhilips這些大咖的天下,台灣可能因為代理商的關係,偶而才會出現一些小品牌及罕見品牌的CD,其中有一個封面設計不甚美觀起眼的品牌叫Melodiya,每次看到這家公司出的CD都會看到一個落落長的指揮名字及落落長的樂團名稱,就覺得蘇聯這國家真愛搞怪,當然以出版蘇聯作曲家的錄音為主,雖然錄音品質滿是戰鬥民族的味道,還是會買進一些原汁原味CD來聽。

這位名字落落長的指揮,我可拚了很久才把他的英文名字拼順,就是Rozhdestvensky,在我的紀錄中,Rozhdestvensky曾經來過台灣兩次,一次是跟TSO(2009),一次跟NSO(2012),帶著他的鋼琴家太太 Viktoria Postnikova及小提琴家兒子Sasha一同巡演,演奏他拿手的Tchaikovsky, Shostakovich, Schnittke, Glazunov等,這位一直只出現在Melodiya CD中的指揮家能來台灣兩次指揮本地樂團,有著美夢成真般的超現實感受。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and Celi Kurt.png

    這次雜誌社一次送來三套由三位老大師指揮的布拉姆斯全輯,真是令人興奮又憂心。桑德林(Kurt Sanderling )、汪德( Gunter Wand )及柴利比達克(Sergiu Celibidache )三位大師都是出生在二十世紀初的人,除了桑德林的指揮生涯較為連續外,這三人的共同特點是越老行情越看漲。柴利比達克已作古,但EMI 及DG 卻搶發他的現場錄音。汪德則在RCA 的支持下,不斷的重複錄音發行布魯克納及布拉姆斯,大概已經破了重複錄音間隔的紀錄。而桑德林運氣稍差,缺乏五大唱片公司的全力支援,錄音散見各處,一直到最近才常以協奏曲指揮出現在Philips。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十世紀初出頭的指揮都很有故事可講,他們歷經大戰洗禮,受過種族宗教的歧異,還有自由專制的分隔,有的堅守陣營成為傳奇,有的橫跨東西成為巨星,而Kurt Sanderling成為綜合了這些故事的偉大指揮。

我很幸運地在美國波士頓及歐洲阿姆斯特丹欣賞過他的演出,在Boston SO的音樂會,他帶他剛出道的大提琴兒子(Michael Sanderling)一起演出Brahms Double Concerto,還有舒伯特偉大交響曲。在大會堂管絃樂團,我坐在第一排左側很辛苦地看他坐著指揮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首席擔綱),以及他最拿手的Shostakovich No.5,當時覺得這位老者是位傳奇性的指揮,又有著巨星般的吸引力,很高興在商旅時能看到他的演出。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人對Mariss Jansons一點都不陌生,我的紀錄裡,他在1996年底率領Oslo PO來台,十年後跟大會堂訪台,然後三度帶領BRSO來台更造成轟動,加上我在柏林也欣賞過他的演出,算是很有緣份的指揮家之一。然而跟他的父親Arvid Jansons及上回介紹的Kirill Kondrashin一樣,都因心臟問題而過世,顯然當指揮家的壓力真的不小!

先來看看最近出的一本書:「為樂而生」,由BRSO的品牌總監Peter Meisel以流水帳的方式撰寫,書寫以Jansons生平及行事紀錄為主,提到Jansons對音樂詮釋的看法很少,相較於去年出版的「指揮之心」及「大指揮家與古典音樂」都是由指揮家自己撰寫,此書的深度及必讀性就少很多了。據作者自稱Jansons並不認為替指揮家寫傳記是必要的,雖然作者跟著Jansons四處跑,然而這般只是在記錄行腳、流於表面式的寫法,讓這本書的內容顯得貧乏,更糟糕的是中文版的翻譯非常不通順,跟用Google Translation結果的文句用詞差不多,像是用德文文法來寫中文,而且直接翻譯單字,比起上述另兩本書差多了! 更慘的是看完了還以為Jansons是位吵著糖吃的指揮,除了大會堂外,三個總監位置都在抱怨音響或吵著要蓋新音樂廳,如果還沒買此書的樂友就不建議買了,以免壞了天王的形象。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第一張新世界是由孔德拉辛 (Kirill Kondrashin, 1914-1981)指揮維也納愛樂錄的錄音帶,第一張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也是他跟鄭京和搭檔的錄音帶,迄今我仍然認為那張新世界是眾多版本裡排在很前頭的錄音,氣質優雅高尚,音樂壯闊俐落,而年輕的鄭京和充滿了自信,跟孔德拉辛的氣質很搭,這兩份錄音是我會很常拿出來聽的版本。讓我真的完全信服的是他跟大會堂錄製的天方夜譚,這也是我第一份天方夜譚,之後不管蒐集多少版本,不論在音樂廳裡聽過多少樂團及指揮演奏此曲,都沒能讓我覺得可以超越孔德拉辛的這個錄音,唯有在他的版本裡,那在海裡浪裡飄盪、在奇幻故事裡幻遊的感覺最令我信服,很可惜這位指揮就在要發光發熱時打點了,67歲不能說是英年早逝,但說是壯志未酬是真的,因為他才脫離蘇聯沒多久。

孔德拉辛是正港的俄國人,出生於莫斯科,也一直在莫斯科學習及指揮,雖然他第一個指揮工作是在聖彼得堡,不久就回到Bolshoi大劇院扛大旗了,不過他後來就不再指揮歌劇,而專心於管絃樂的發展。孔德拉辛跟Arvid Jansons同年紀,算是Marris Jansons父執輩的前輩,俄國的音樂發展似乎一直是分成莫斯科及聖彼得堡兩個系統,互不往來似的,在聖彼得堡有Mravinsky及老Jansons,而孔德拉辛就坐鎮莫斯科。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即便馬勒的第一號交響曲就已經催出巨人般的聲響,第二號及第三號更進一步的把人聲堆疊上去,創造出更巨大驚人的能量,雖然後來的第八號千人動員更為誇耀,卻有些過了頭,因此第二及第三成了兩首最能show up的大曲目,兩首作品各有所長,樂曲各名家皆有詳述,我以非專業的簡單快比,馬二是升天的過程,馬三是昇華的歷程,因此馬二有較多的官能性,馬三有較多的精神性,干安捏? 挖系咧拱蝦密?!

馬二及馬三都是多樂章作品,都有很長的第一樂章(或第一段),聲樂都是在滿後面才出現,馬二動用女高音及女中音,馬三雖然少了女高音,卻有兒童合唱團代替,但馬勒給的時間都不長(浪費?),合唱團在馬二的聲勢比馬三大,兩者的管弦樂動員都很龐大,馬二還是比馬三誇耀些,就樂團演出的組合及編制來看,馬二雖然更大,連後台都比馬三大,不過馬三光多一個兒童合唱團就不易上演了。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早以前買過林生祥在交工樂團時期的菊花夜行軍,多少是為了表達自己對這類社會運動的支持,音樂有點吵雜,有群眾聲音、有鐵牛車的聲響、還有聽不大懂得客家話,後來只知道林生祥繼續為社會運動發聲,並沒有再追蹤他的音樂,一直到近幾年對電影配樂的興趣,加上國片的復興,才赫然發現林生祥的電影配樂還真有一套,也才又重拾對他的關注。

先說4/16那場音響有狀況的我庄三部曲,原本在TIFA銷售中期要買票的,但那時Opentix操作很不上手,擱置下來後就忘了,一直到兩週前上Opentix搜尋(還是不上手!)發現這場演出僅剩唯一的一張票,既然有緣就買了,坐到三樓包廂的最邊緣,見識了上半場的災難,我還以為林生祥的三弦是不是沒接好,也被鼓聲給嚇到了! 加上視覺化的文字不易判讀,一度想說那就聽完上半場就好了,但林生祥的音樂是有它的魅力及力量,就留了下來,幸好他們也發現狀況,下半場雖然有串音的出現,已經好很多了! 就音響而言,我覺得這是個低級的錯誤,音樂廳已經辦過不少次插電式的非古典音樂表演,理應足以應付這樣規模及音量的演出,不過有發現、有立即改善、有事後檢討就是好事,要不要送CD那倒其次,好聽的音樂本來就值得蒐藏。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