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11 松山 6:32am  - 冬山 9:07am 

票價: 151元, 31 個車站

 

在日光仍照射下, 搭慢車環島, 夏日限定版 

我喜愛搭火車, 小時候就會背下台灣鐵路所有的站名, 此次抽空來了一趟"火車環島之旅", 但如果只是搭著自強號快速環島, 那就沒意思了, 這次的旅程打算為環島的每個火車站都做下紀錄, 因此必須"站站停", 而且還得有足夠的光線才行. 經過計算, 可以用兩天的時間, 以順時針方向完成, 所以選在 2014年 6月 11日出發..... 

選擇從松山火車站出發而非台北站, 只是因距離及發車時間考量, 預計明天回到此站時, 應該天剛要黑, 可以達標的. 松山火車站站體在整修中, 搭上這班往蘇澳的區間車, 四節車廂, 陸續有學生上車到七堵及瑞芳的學校上學, 過了瑞芳站, 車廂就變得冷清. 天氣陰陰的, 在北海這一帶都下著雨, 增加了拍照的困難度.

姑且把這段路分成三小段, 第一小段從松山到八堵, 這是屬於縱貫線的一部份, 從南港車站後出地下, 大致跟台五線平行, 車站站名都有其地理因素, 汐止.五堵.七堵.八堵都是因著基隆河的蜿蜒流向而起的, 六堵確有其地, 但沒有站. 在八堵站稍往上走一點, 可以發現基隆河差點就應該往基隆港流過去了, 而不是被"堵"在八堵. 如果台北內湖段的基隆河沒有截彎取直, 那也會往下"堵"了吧!

>>站1: 松山站, 旅程的起點, 仍在整建中的外觀

松山

>> 搭清早 06:32分的區間車從松山車站出發

松山車站

>> 站2: 南港站還在地下, 以後可是跟高鐵一起的大站了 

南港.jpg

>> 站3: 汐科站無盡的月台 

汐科.jpg

>> 站4: 汐止站已經擠滿了上學的學生了

汐止.jpg

>> 站5: 五堵站, 貼近基隆河, 高架景觀不錯

五堵.jpg

>> 站6: 百福站, 下著不小的雨

百福.jpg

>> 站7: 七堵站是南下的調度站, 可以看到"貴婦自強號"

七堵.jpg  

>> 站8: 八堵站標示著縱貫線與宜蘭線要分家了

八堵.jpg

第二小段從八堵到頭城, 這是山海景觀交替的景觀鐵路, 先是山景, 在溪谷中穿梭, 基隆河在此可不安靜, 山不高但挺, 有幾個寧靜的小站坐落在山間, 四腳亭.侯硐.牡丹都曾見證北部煤業及黃金礦產的興衰, 只剩侯硐因"貓"而維持人氣, 瑞芳及雙溪是兩個行政區所在地, 也是比較熱鬧的車站. 過了貢寮, 就進入了北海岸了, 馬上是海闊天空, 北海的奇特岩岸景觀, 令人讚嘆, 火車盯住海外的龜山島而行, 車站約莫跟漁港連結, 大溪.外澳.龜山等都有著漁港及海鮮, 若"宜蘭線截彎取直"後, 這一段就會被遺忘了, 像山線的勝興火車站一樣.

>> 站9: 暖暖, 很好聽的地名, 雖然基隆老是陰雨

暖暖.jpg

>> 站10: 四腳亭, 一個安靜的社區, 被隱藏在基隆的邊角

四腳亭.jpg

>> 站11: 瑞芳站趕著上學的學生

瑞芳.jpg

>> 站12: 猴硐, 貓村在後站上方

猴硐.jpg

>> 三貂嶺站進站前的風景, 宜蘭線上最峻峭的一段路

三貂嶺溪邊.jpg

>> 站13: 三貂嶺, 一個只有火車及走路才能到得了的車站

三貂嶺

>> 站14: 牡丹, 彎很大

牡丹.jpg

>> 站15: 雙溪站, 這裡的河谷比前段開闊

雙溪.jpg

>> 站16: 貢寮, 那個紅拱橋是標誌

貢寮.jpg

>> 站17: 福隆, 自此進入北濱的海岸風光

福隆.jpg

>> 站18: 石城, 鐵路開始被夾在北濱公路及大海之間

石城.jpg

>> 站19: 大里, 草嶺古道的出入口

大里

>> 站20: 大溪站跟漁港及北濱沿岸結合在一起

大溪.jpg 

>> 站21: 龜山站是從龜山島遷村的聚落之一

龜山.jpg  

>> 站22: 外澳, 巧遇擺pause的正妹

外澳.jpg

第三小段從頭城到冬山, 這是蘭陽平原的開闊景觀路線, 在雪山山脈與太平洋間的這個沖積平原, 一直有著安詳溫暖的感覺, 現在觀光事業把礁溪.宜蘭.羅東變得很熱鬧及擁擠, 宜蘭站最特別, 除了其古典的造型外, 跟吉米的手繪結合景觀區就在車站外, 是台灣最有氣質的火車站區. 夾雜在其間的幾個小車站, 若有騎自行車經過, 不妨停下來看看, 像二結.中里及美麗的冬山站.

>> 站23: 頭城站是進入蘭陽平原的第一站

頭城.jpg

>> 站24: 頂埔, 蘭陽平原上的第一個鄉間小站

頂埔.jpg

>> 站25: 礁溪, 溫泉鄉

礁溪

>> 站26: 四城, 頭城後的第四站, 果然是四城

四城.jpg 

>> 站27: 宜蘭, 蘭陽平原上最有氣質的車站

宜蘭.jpg    

>> 站28: 二結站曾是蘭陽的穀倉

二結.jpg

>> 站29: 中里站是進羅東站前的無人自助車站

中里.jpg

>> 站30: 羅東, 主體已高架化

羅東.jpg

>> 站31: 09:07am 準時抵達冬山站

冬山到達一.jpg    

<特色車站> 

這一段路程有五個"月灣型車站": 汐科站, 八堵站, 三貂嶺站, 牡丹站及冬山站. 汐科是新設的站, 進出站的頭尾拉得很長. 八堵是縱貫線及宜蘭線 (北迴線)的分岔點, 還在站內就分家了. 三貂嶺站是宜蘭線及平溪線的交會點, 依山傍水, 又是"丟丟銅"隧道的入口, 值得一遊. 牡丹站是最彎曲的一站, 出了"丟丟銅"隧道就是牡丹站, 它其實是有著舊煤鄉的懷舊味道, 仍保持著昔日的寧靜. 冬山站號稱為台灣最美麗的車站站體, 高架在冬山河畔, 拱形的天頂及彎曲的站體, 是現代感十足的車站.

>> 從台五線上看這拉長的汐科站

汐科站外.jpg

>> 八堵站的宜蘭線段是月灣型, 在站內就跟直行的縱貫線分家了

八堵月灣

>> 三貂嶺站就順著山及基隆河的走勢而建

侯硐站外.jpg  

>> 普悠瑪也得減速通過牡丹站

牡丹大灣.jpg

>> 在時間中沉睡的牡丹車站

牡丹站外.jpg

>> 冬山站是最具現代感的車站

冬山站五.jpg

>> 冬山站前面

冬山站三.jpg

>> 冬山站後面

冬山站二.jpg

>> 從站內看的田園風光

冬山站四.jpg

>> 舊冬山鄉公所

冬山鄉公所.jpg

>> 留一張自拍照

  冬山站一.jpg        

<特色車站> 宜蘭火車站: 在古典的外型上包裝了現代的色彩, 而吉米的手繪世界就在宜蘭站的周圍展開, 這是個充滿童趣及天真的地方, 也是台灣最有氣質的火車站.

 宜蘭車站P1230484

 宜蘭吉米P123049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pha  的頭像
    Alpha

    alpha 追逐的蹤跡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