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終於把靜默之聲讀完,依序搭配著蕭士塔高維奇的十五首弦樂四重奏閱讀,再把他的十五首交響曲聽一輪,再回頭聽一輪十五首四重奏,彷彿在陪著蕭士塔高維奇走過他的一生,這位堪稱二十世紀蘇聯最著名的作曲家,以十五首交響曲呈現他外在的面貌,那是有股識時務者為俊傑的風光及詆毀,也以十五首弦樂四重奏呈現他內心的感受,探索他晦暗深沉的初心與本心。

蘇俄近代的作曲家以史特拉文斯基、拉赫曼尼若夫、普羅高菲夫及蕭士塔高維奇最為人熟知,前兩人後來都在歐美自由發展,後兩人則一直被套在蘇聯體制裡,四個人的風格各異,其中可能以蕭士塔高維奇的評價最不一致,他能像馬勒一樣宣稱「我的時代終將到來」嗎? 從這幾十年的音樂會安排聽下來,是有這麼點味道,他的十五首交響曲被全部演出的機會提高不少,他的十五首弦樂四重奏也常被安排成一系列的音樂會。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音響是追求確定性;欣賞音樂會是追求隨機性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VID禁閉期間,花了些時間探索當代的作曲家,也在部落格上陸續寫了些心得,包括Philip GlassEric KorngoldFerde GrofeKurt WeillArvo Part等,還有幾位電影配樂、新音樂作曲家,像久石讓、譚盾、李泰祥、John Williams等,禁閉期間總不能一直在古典音樂返來覆去的,因此做了一回主題式的探索。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第一份西方傳統古典音樂的錄音帶就是由小澤征爾(Seiji Ozawa)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BSO,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錄製的貝多芬第五號命運交響曲以及Egmont序曲,那時應該是大四,四十年前的事了,那張卡帶應該是翻錄版”(盜版),以命運敲入門磚是很合理的選擇,選擇小澤征爾的卡帶卻是無意識的,如果以現在的功力來選,這版本應該是排不上隊的。然而,小澤征爾最後一次指揮的作品正是Egmont序曲,87歲,坐在輪椅上,勉強地揮動手指為日本在太空站的太空人演出,淚流滿面。

小澤於1993年跟維也納愛樂第一次來台演出,這是當年樂壇的大事,以日本人對小澤的尊重、維也納愛樂的地位,這般的組合首次來台,豈可不風風光光,當年要買這樣的票很拚的,坐在四樓右側包廂,一直記得他們演奏的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成了我最喜愛的一首布拉姆斯。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uri Temirkanov算是台灣之友嗎? 我自己的紀錄是在台北欣賞過他跟St.Petersburg Philharmonic1994年到2014年間,來台六次共八場的音樂會,其中有一場蕭斯塔高維奇第七號還有北市交的團員加入,算是很常來訪的樂團,2018年原本要再來台灣演出,但Temirkanov因病臨時無法前來,改由首席客席指揮Charles Dutoit代打,不過那場我沒去,紀錄就停在八場,印象深刻。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十年前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陌地生(Madison)讀書時,常上學校音樂廳,有一回是由Zdenek Macal Milwaukee交響樂團來校演出,陌地生是威斯康辛州的首府,Milwaukee則是該州最大的城市,因此該樂團經常到陌地生演出。當時 Macal因腿傷而坐著指揮,還記得他們演奏了Dvorak第八號交響曲,也是我在新世界後發現的新世界,此曲後來被演出的次數就很頻繁了。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七月底到八月底的一個月時間內,欣賞了五組由年輕人、學員、師生、朋友組成的樂團演出,分別是:

  1. 7/26 國家青年交響樂團 (NSYO)
  2. 7/30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TPYO)
  3. 8/13 大師星秀樂團 (TMAF)
  4. 8/22 亞洲青年管弦樂團 (AYO)
  5. 8/27 Taiwan Connection (TC)

其中NSYOTMAFAYO是音樂營形式的學員樂團,TPYO算是常設的青年樂團,TC算是以樂會友的組合樂團,把TC放進來看,是因為在觀察一個台灣職業樂團的發展現象: 女力當家!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年一月在東京Suntory Hall欣賞到Marin Alsop指揮讀賣交響樂團的音樂會,商務行程巧遇,不是因為Marin Alsop是女指揮才趕過去聽,而是她是位名指揮家,豈能錯過,況且以她的氣場,根本不會在意她的性別。

紀錄片電影”The Conductor”台灣用首席女指揮當片名,這基本上就犯了性別偏見的問題,不是嗎? 過往女性指揮家的確很稀缺,Marin Alsop以她堅忍的意志突破自己及社會的障礙,成為美國一線樂團Baltimore SO的總監,造就了巴西Sao Paulo SO的聲勢,進駐核心地維也納ORF,雖然還沒到Top 10,門是被她衝開了!

文章標籤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art I: 音樂會 陳必先的冷與熱

我很少錯過陳必先在台灣的音樂會,但1/8這場是我最認真聽及最有發現的一場,可能是跟之前Igor Levit及Maria Joao Pires對比的影響,對我而言,這是”重新發現陳必先 (Re-discover Pi-Hsien Chen)”的音樂會。
去年底Igor Levit來台演出四首貝多芬奏鳴曲,有兩首跟陳必先相同(暴風雨及Waldstein),Levit以極大的幅度調製貝多芬,不論是快與慢,或是強與弱,非常專注細心的調理,他倒不至於解構了貝多芬,大幅度的對比創造了新鮮感,的確不落俗套。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傳統必須堅持,有些需與時俱進,有些則是一去不回,日本是個很尊重職人的地方,細心維護傳統的技藝,兢兢業業的投入每件事,崇尚精神面的附加價值,優質的便成為Legend被傳頌,也有部分成為Legacy被傳承,在科技競賽裡,呈現有好有壞的結果,日本是古典音樂大市場,還真保留別的區域已淡化的legacy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Puccini "修女安潔莉卡" + Ravel "西班牙時光"

>> 10/11 at 國家音樂廳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京的音樂會多到不知如何選擇,音樂表演場所當然也是為數不少,東京都的活動人口數超過兩千萬,要支撐這樣規模的音樂活動,看似合理,然而觀眾人數遞減還是無法避免的趨勢。

疫情前後兩次到東京商旅,難得待的時間較長,因此鎖定以音樂廳為主的行程,過往短期行程都只快閃Suntory Hall及東京文化會館,這兩次再加上五個場所,以山手線圍繞的區域為主,應該是東京都心的主力表演場所,就此評介一番,次序就依山手線順時鐘方向。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ckerras可以說是狀似有緣卻無緣,當年在古典音樂月刊寫完R.Strauss的歌劇連載後,構思如何繼續介紹非主流的歌劇,之所以會想到Janacek,是因為他的小交響曲太有魅力了,當時正是MackerrasDecca發行一系列Janacek歌劇錄音的年代,成為探索Janacek歌劇的重要參考。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連著三場音樂會,先來看看三個主辦單位的行銷及客層,這是個小眾市場的分眾行銷策略,再來簡略談論一下演出。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伊莉莎白女王過世,英國的王室文化又將被熱烈討論,凡是冠上RoyalH.R.H的物件都是精品,凡是冠上Sir/Dame的也都是高人一等,受封的人無不直接在大名之前冠上Sir/Dame,連唱片公司也都直接加上此榮耀,唱片就會像精品一樣有品質保證似的。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我常上音樂廳,但現場還是占少數的時間,大多數的時間仍是在音響空間裡,除去看錄影佔去視覺外,剩下看到的是音響設備及房間裝設,虛擬的舞台從兩聲道或多聲道中,透過聽覺呈現它的形狀,能擁有一個這樣的空間都算是奢華的享受。

在音響室裡要提高專注度,最好是播放想聽的音樂,除了音樂本身外,體會錄音本身的音響效果也是提高專注度的方式,是以各式音響系統推陳出新,高貴不可攀的繼續創新高,然音響與空間必須兼顧,甚至空間的重要性更甚於音響系統,如果你的空間(及鄰居)允許你放大音量到直逼音樂會現場,而且寧靜度直逼音樂廳,那要整治出好聲音就不見得需要百千萬等級的音響系統,播放時能很準確重現錄音師的技藝,那可真是享受。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