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眾樂樂, 大家來「參與」歌劇
小煙囪清潔工 The Little Sweep
繼《亞伯,赫林》之後,布列頓的下一部歌劇規模更加縮小,這回只剩下一組絃樂四重奏、雙鋼琴再加上打擊樂,人聲部份以兒童合唱團為主,加上若干成人角色,就成了這部標榜為兒童歌劇的《小煙囪清潔工》。
布列頓寫作前面兩部小編製歌劇,主要是為了巡演方便節約人力物力。而寫作此部《小煙囪清潔工》的主要目的,卻是為了回饋地方。第一屆「艾德堡音樂節」(1948年)受到艾德堡當地民眾的熱烈支持,在那次音樂節中,布列頓寫了一部以兒童合唱及非專業人員演出為主的《Saint Nicolas》,顯然大量啟用了當地的人力。因此,第二屆的「艾德堡音樂節』中,布列頓更大膽的將參與層次擴展到了「觀眾」,是的,《小煙囪清潔工》是一部觀眾必須參與的歌劇,由觀眾參加的合唱多達四首之多。
《小煙囪清潔工》其實是布列頓《大家來製作歌劇( Let's Make An Opera)》中的下半部,前半部是在說明如何寫作、如何排演一部歌劇,應該是以戲劇的方式演出,後半部才是真正的歌劇《小煙囪清潔工》,現在的演出通常只演歌劇主體了。類似這種安排,自然令人聯想起理查,史特勞斯的《在納索島上的阿麗亞德妮( Ariadne auf Naxos)》,歌劇也分為「前言」及「歌劇」兩大部份,只是「前言」也是用唱的。布列頓既題名為《大家來製作歌劇》,教育意義大於戲劇的意義,特別當他的對象是艾德堡當地居民時。
《小煙囪清潔工》仍是由克羅齊爾執筆,取材自布雷克 (William Blake)的詩作「無知與世故之歌(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中,兩篇名為「煙囪清潔工 (The Chimney Sweeper)」的詩。布列頓建議克蘿齊兩如是選擇, 並非無跡可尋。《小》劇雖為兒童及少年而做, 其故事卻是非兒童化的。劇中小男孩山米 (Sammy)的遭遇,令人想起了《彼得.格萊姆》中的那位小學徒,不幸的家庭遭遇, 讓他們成了廉價的童工。差別在《彼》劇中的小學徒, 不幸墜崖死亡,而《小》劇中的童工則在一群人的協助下脫困。本劇並非安徒生式的童話, 而是狄更生式的故事,它強調憐憫與冷酷, 善良與邪惡的對比,是非寓言式的,而是敘事式、表現式的。
自從1947年遷居到艾德堡後,布列頓的寫作風格開始有了轉變,先前的布列頓是左派又反戰的,作品也比較激進。然而進駐艾德堡後的布列頓開始為皇親貴族、仕紳淑媛寫作品了,《小煙囪清潔工》的小孩名字甚至都是艾德堡音樂節主席的兒女、姪甥的名字。當年為革命英雄歌頌的人,如今隨著二次大戰後政治情勢的改變一也做了極大幅度的修正,相信這種轉變不是因為他學會了如何攀親附貴,而是他將注意力逐漸由歐陸、由全世界轉回英國,乃至於蘇活克(Sufolk)鄉間,而以周遭人事為寫作的重心。
《小》劇的音樂雖小,卻有其可聽之處, 布列頓並非以牙牙學語的簡易音符來譜曲, 甚至有些時候,他似乎忘了他的對象是少年及一群純欣賞的觀眾。本劇最具特色的是那四首由觀眾加入的合唱,實際上,如果要觀眾加入演唱,演出前的排練勢在必行,如果想要觀眾當場就能唱好,歌詞及音樂必不能太復雜。然而,布列頓似乎不這麼想,也許是艾德堡一般民來有極高的音樂水平,第一首觀眾合唱在歌劇一開始使出現,而且以5/4拍的高速及不平常的調性前進,難度頗高。其後在《夜曲》,中還將觀眾分為四群,代表四種鳥類,可真難為觀眾了,難怪在演出時,有不耐的觀眾問指揮:「何為5/4拍? 何為八度因?」現今的演出是否仍是如此呢? 不知道有位看倌看過現場演出?
布列頓其實也沒真的把音樂搞得複雜難懂, 他還是很照顧青少年的,較難的部分由專業 人士扮演的角色來唱,而且,他也使用不少對話來代替歌唱,以提高觀眾的理解力, 吾兒方滿十一個月,每聽到片頭的「Sweep!Sweep!」便笑呵呵,覺得有趣,可見布列頓是成功的。
本劇於1949年六月十四日在艾德堡音樂節首演,由Norman Del Mar指揮,在當地可容納約六百人的慶典音樂廳 (Jubilee Hall)演出。在EMI的CD中,還附有當時演出時, Del Mar教導觀眾演唱〈夜曲〉的情形。Del Mar數年後也指揮了布列頓另一部兒童歌劇《諾亞方舟(Noye,s Fludde)》的演出,似乎對青少年及兒童特別有辦法,其實Del Mar可是出了名的馬勒及理查.史特勞斯專家。
劇情簡介
獨幕 第一景 育嬰室內
在蘇活克區的艾肯廳(Iken Hall)的育嬰室內,時間是1810年。
幕未拉開前,先由觀眾演唱本劇的(序曲),他們唱道:今天殘酷的黑人包伯(Bob)帶著兒子及他買來的小童工山米, 要到艾肯廳清理煙囪,可憐的小山米,今天是他頭一次上工。幕拉起,巴伯及他兒子接著唱下去,尖酸刻薄的老小姐巴格特(Baggot)跟進來,再來是背了一身繩索器具的小山米,欲哭無淚。接下去是和藹的育嬰室女僕羅汪(Rowan),她正在家具上鋪防塵布,她注意到山米。
接著是他們的四重唱,巴格特指揮他們趕快工作,羅汪為小山米感到憐憫,巴伯父子則詭辯為何要找小童工,因為要鑽到煙囪小孔裡!羅汪試著替山米求情,巴伯他們毫不同情的將山米塞到煙囪裡去了,還嘲笑等他清完時,就變成小黑人了。說完,收了工具便離去,留下山米困在煙囪裡及一條垂在外面的繩索。
一群小孩子正在玩捉迷藏,茱莉亞(Juliet)躲到了育嬰室,強尼(Jonny)也躲進來,眾人在外面尋找不到。此時,山米猛搖繩索,從煙囪裡大叫:「救命!我被卡住了!J茱莉亞趕緊呼叫大家進來幫忙,大家想直接把山米拉出來,在鋼琴的件奏下,小朋友像在唱「拔蘿蔔」似的邊拉邊喝,連拉了三次,伴奏也越來越強,最後聽到山米一聲慘叫,摔了下來,大家大叫「摔死了!」,趕快圍上去看,幸好沒事, 小山米只是懇求大家不要再把他塞回去了。小朋友覺得他很可憐,便決定幫他,他們製造山米越窗而逃的足跡,實則將他藏在育嬰室的玩具間內。
巴格特及巴伯等人回來,真以為山米跑掉了。巴伯父子氣急敗壞的追了出去, 巴伯特也追出去, 叫他們回來清理其它的煙囪。
留下羅汪,她衷心的希望小山米能逃離, 她唱出第一首感人的詠嘆〈跑啊! 小清潔工(Run,Little Sweepboy)〉。躲在裡面的小朋友,聽見羅汪如此好, 紛紛出來告知真相,他們希望唯一的大人羅汪能幫, 羅汪深為感動,他們他們決定應該先給山米洗個澡。
指揮此時面向觀眾,指揮觀眾唱出第二首輕快的合唱曲(山米的洗澡〉, 這首速度及音調就很適合大家一起學一唱了。大家唱出替山米洗澡的歡樂景象。
第二景 洗澡畢
清洗乾淨後的小山米顯得更加可愛,茱莉亞好奇的問他可有父母?家住何方?一問之下,竟然還是羅汪的同鄉,羅汪不解為何他父親要賣掉他?小山米答曰係因父親受傷, 無法耕種,家計陷入困頓,方出此下策, 而山米現在才九歲而已。
眾人在大提琴及鋼琴的襯托下,悲傷的唱出為何同是小孩,山米命運如此乖舛,而我們卻可玩樂嘻鬧呢?強尼(羅汪的親戚)突生一計,為何不利用他們打包返鄉之時, 將山米裝在皮箱內,偷渡回家?主意不錯,今晚先讓山米住在玩具間內。巴格特回來,山米趕緊躲了起來,大家裝作沒事貌。
巴格特氣極敗壞的回來,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一邊罵那兩位老黑不盡責,一邊罵大家為何還沒把房間整理乾淨,說著便走向玩具間,大家緊張萬分,茱莉亞突然大叫一聲,昏倒下去,巴格特及羅汪趕緊把她扶到隔壁去,眾小孩大樂,叫山米安心的先躲好,明天就可以自由了。
第三首觀眾合唱曲〈夜曲),觀眾分成四組, 在和緩的旋律中模仿貓頭鷹、蒼鷺、鴿子及燕雀的叫聲,還得四部合唱,也不易學妥。
第三景 次日早晨
羅汪及茱莉亞帶早餐給山米吃,茱莉亞在小提琴及鋼琴的伴奏下,唱出第二首動人的詠 嘆調(待會兒馬車就要載你走了),她有些不捨,送了三個銀幣給他,山米尚未見過這麼多錢!其他小朋友也趕來送行,馬車快到了, 他們把山米放到皮箱內,跟他告別。
巴格特及雇來的車夫開始搬行李,上下樓把車夫累壞了,最後還剩個舊皮箱,沒料到這箱子出奇的重,兩位車夫竟然搬不動!車夫們想把它打開分裝,固執的巴格特認為是車夫偷懶而不准他們開箱,小朋友們見狀,趕忙說要幫忙抬上車,才又化解一次危機,小山米終於上車了。
眾小朋友再回到台前,扮成馬車往前跑,觀眾齊唱〈馬車之歌〉,這是一首輕快的跑馬歌,伴著馬蹄聲,眾人齊呼到此為止,大家再見了!
錄音介紹
故事及音樂都不難,布列頓的才華在「易中求變」中顯現出來,即使是以兒童及青少年為主的音樂,成人們聽來也不覺得幼稚,青少年聽起來也不覺得無趣及無知,兒童們也可以在音樂中找到他們覺得有趣的部份,可謂各取所需,在此約四十五分鐘的歌劇中,老少都可獲得滿足。
本片的錄音至少有兩個版本,一是由布列頓親自領軍為Decca的錄音(436 393-2),另一是EMI重新發行的「不列顛系列」,由Philip Ledger於1977年指揮錄製( CDM 5 65111-2)。不論從那個角度看,布列頓的版本均優於Ledger。
Decca的錄音是1955年的單音錄音,然而錄音效果之佳,令人佩服,單音可錄到層次及遠近分明,高低音也毫不合糊,可見當時唱片公叫的用心更多。飾演羅汪的Jennifer Vyvyan是布列頓的常客,<跑啊!小清潔工>唱得有些華格納的味道;而飾演茱莉亞的April Cantelo則頗有唱藝術歌曲的味道。其實整體來說,這原本就是附加動作的合唱曲,加上配樂也走單純化,室內樂形態更加明顯。布列頓的指揮功力,實不讓其作曲才華,隨時可以感覺到他無所不及的細緻。Decca的CD附贈了布列頓為一對小孿生兄弟而寫,並由他們演奏的《雙子星變奏曲( Gemini Variations)》,這兩兄弟(Gabriel及Zolt'an Jeney}輪流以小提琴、長笛及雙鋼琴演出四重奏,演出雖不夠完美,但也足以表現出布列頓的用心。另外再送一首兒童合唱曲《兒童的十字軍 (Children's Crusade)》,很夠意思。
EMI的版本就顯得太拘束了,Ledger及其同伴可能想要把它唱得漂亮一點,如此一來,到處留下痕跡,雖然是立體聲的錄音,卻並沒讓人多聽到了些什麼。本張CD附上一首《Rejoice in the Lamb》的合唱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