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古典音樂 (4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Part I: 音樂會 陳必先的冷與熱

我很少錯過陳必先在台灣的音樂會,但1/8這場是我最認真聽及最有發現的一場,可能是跟之前Igor Levit及Maria Joao Pires對比的影響,對我而言,這是”重新發現陳必先 (Re-discover Pi-Hsien Chen)”的音樂會。
去年底Igor Levit來台演出四首貝多芬奏鳴曲,有兩首跟陳必先相同(暴風雨及Waldstein),Levit以極大的幅度調製貝多芬,不論是快與慢,或是強與弱,非常專注細心的調理,他倒不至於解構了貝多芬,大幅度的對比創造了新鮮感,的確不落俗套。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傳統必須堅持,有些需與時俱進,有些則是一去不回,日本是個很尊重職人的地方,細心維護傳統的技藝,兢兢業業的投入每件事,崇尚精神面的附加價值,優質的便成為Legend被傳頌,也有部分成為Legacy被傳承,在科技競賽裡,呈現有好有壞的結果,日本是古典音樂大市場,還真保留別的區域已淡化的legacy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Puccini "修女安潔莉卡" + Ravel "西班牙時光"

>> 10/11 at 國家音樂廳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京的音樂會多到不知如何選擇,音樂表演場所當然也是為數不少,東京都的活動人口數超過兩千萬,要支撐這樣規模的音樂活動,看似合理,然而觀眾人數遞減還是無法避免的趨勢。

疫情前後兩次到東京商旅,難得待的時間較長,因此鎖定以音樂廳為主的行程,過往短期行程都只快閃Suntory Hall及東京文化會館,這兩次再加上五個場所,以山手線圍繞的區域為主,應該是東京都心的主力表演場所,就此評介一番,次序就依山手線順時鐘方向。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連著三場音樂會,先來看看三個主辦單位的行銷及客層,這是個小眾市場的分眾行銷策略,再來簡略談論一下演出。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it 2022.jfif

相對於去年周善祥(Kit Armstrong)來台百日奇航,這次一個月的時間算是有備而來,即便是準備期很短,每場音樂會想表達的意念就明確多了,十一場的音樂會,我到了七場,跟去年一樣的數量。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樂廳裡從來不曾缺少過噪音,隨著時代及科技的演變,噪音也是與時俱進,也會因地因時而異,就來看看這個長期困擾觀眾及演出者的問題吧!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來個免責聲明: 本篇po文沒有任何性別歧視的意思,純粹就當下的現象發表個人意見,希望世界更美好。

女性音樂家歷經百年的奮鬥,從獨奏家開始,逐步進入樂團,然後慢慢的步上指揮台,這條漫長的道路走到今日,在台灣已經逐漸翻轉男性的天下,不論是NSOTSO,女性團員都超過一半,長榮交響樂團更是萬綠叢中一點黑”(女團員著深綠色服裝),我都覺得快變成長榮女子樂團了。女性指揮雖然還沒有主要位置,在台灣仍能經常站上指揮台,像張尹芳、莊文貞、許瀞心等,我甚至覺得去年應該爭取陳美安來接掌NSO! 在海外,我只在東京看過Marin Alsop指揮日本讀賣交響樂團,遇到女指揮的機率非常的低。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這樣的拉對比較沒啥意義,怎麼把一位成名已久、經驗豐富的大指揮,跟一位正在成長奮鬥的年輕指揮,放在一起看呢? 但日前這兩場音樂會形成的對比,卻讓我點滴在心頭,就拿來說項一下。

    因為疫情索國的關係,吳曜宇有不少指揮演出的機會,我前後聽了不少次,包括有貝多芬第九這樣的大戲,也有國內作曲家首演的大型舞作,跨距相當大,甚至我都覺得有點被當”工具人”來操練,以至於對他並沒有特別印象。最近兩場NSO的音樂會都由他上陣,兩週前的Suk第二號交響曲,因為對曲目不熟,只能佩服他用背譜方式演出的用心,相當大膽。直到上週五的柴可夫斯基第一號交響曲,才逐漸體會他的企圖。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有提到兩個交響曲編號的關聯性,分別是#最常演出的第五號交響曲,以及#帶有神祕色彩的第七號交響曲,不見得每位作曲家都會有第五或第七號,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會有第一號,除非他不想稱之為交響曲。凡事起頭難,這第一號交響曲可得慎重其事,第一步踏好,後面繼續下去才有信心,特別是寫作「交響曲」這麼大的事兒! 通常四個樂章的奏鳴曲式,好歹也得有個二十分鐘以上的長度,還得動用數十名音樂家來演奏,沒個斤兩還真上不了台面,而且這還占據古典音樂中堅主流的地位,真是壓力山大!
     每位大作曲家都有他不同的「第一號故事」,不見得第一號就是早期作品,也不見得第一號就是不夠成熟,我覺得大概可以分為幾類來看: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那艱難的時代裡,他得做出選擇,後人如何看待請自便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即便馬勒的第一號交響曲就已經催出巨人般的聲響,第二號及第三號更進一步的把人聲堆疊上去,創造出更巨大驚人的能量,雖然後來的第八號千人動員更為誇耀,卻有些過了頭,因此第二及第三成了兩首最能show up的大曲目,兩首作品各有所長,樂曲各名家皆有詳述,我以非專業的簡單快比,馬二是升天的過程,馬三是昇華的歷程,因此馬二有較多的官能性,馬三有較多的精神性,干安捏? 挖系咧拱蝦密?!

馬二及馬三都是多樂章作品,都有很長的第一樂章(或第一段),聲樂都是在滿後面才出現,馬二動用女高音及女中音,馬三雖然少了女高音,卻有兒童合唱團代替,但馬勒給的時間都不長(浪費?),合唱團在馬二的聲勢比馬三大,兩者的管弦樂動員都很龐大,馬二還是比馬三誇耀些,就樂團演出的組合及編制來看,馬二雖然更大,連後台都比馬三大,不過馬三光多一個兒童合唱團就不易上演了。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去年12/21日周善祥(Kit Armstrong)第一場到今年3/10台北最後場,總共聽了他在台灣15場音樂會中的七場,聽第一場時是有點試試看的心態,他早在2011年就來過台灣演出,幾乎沒有印象,鵬博膽敢找他來演出五天的莫札特奏鳴曲全集,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因為我是贊助單位的貴賓,所以頂多浪費點時間而已,沒想到就這樣展開這個驚異之旅!

第一天聽完,我寫下這樣的感想: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有提過,在所有交響樂曲裡最常被演出的是”第五號交響曲”,而最被認為是絕命終結者的是”第九號交響曲”,當我繼續挖下去的時候,發現交響樂曲裡最神秘、最有得議論的是”第七號交響曲”,「七」這個數字對不少作曲家還真的是頗堪玩味的數字,就讓我來議論一下:

【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1988年到紐約長島進修後,開始跑海外的音樂會,返國後經常出差歐美日等地,每到一個城市都會去尋訪一下當地的音樂廳及歌劇院,由於差旅行程不定,加上以往網路訂票也不發達,都是到達當地才去現場買票,這三十年下來,近百場的音樂會及歌劇,不管多麼熱門,不管有沒有掛上Sold Out! 只有一次沒能順利進場,我一直相信這是”秘密”的力量,總是會在絕處逢生,或遇到貴人,樂迷們聽來…

【美國經驗】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年末,當新冠肺炎橫行全球,在台灣還可以在年底來個強力放送的音樂週,七天六場在四個場地的音樂表演,再加上一場電影,特別於臉書連續紀錄,整理如下:

Day 1 (12/21 Mon): Kit Armstrong 周善祥 @國家音樂廳演奏廳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樣不是才回答一半的問題嗎?

哪有,隨便套個作曲家的名字上去都對啊! 不管是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或是柴可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或是馬勒第五號交響曲都馬對! 更何況還有蕭斯塔高維奇的第五、普羅高菲夫的第五、西貝流士的第五、布魯克納的第五等這些音樂會的常客。所以說"第五號交響曲"是音樂會最常演出的交響曲,贏過絕命終結者的第九號交響曲!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金庸在「笑傲江湖」裡以一部「辟邪劍法」武功祕笈來牽動江湖恩怨及人性險惡,而要練就此劍法的要訣是記載在「葵花寶典」的首頁: 「練此神功,必先自宮」,於是東方不敗、岳不群、林平之等人為達武功之最高境界,就此了斷塵緣。然而令狐沖在練「獨孤九劍」時,風清揚只要他忘了一切,無招勝有招,令狐沖塵緣未了,「獨孤九劍」也沒法勝過「葵花寶典」,只因邪不勝正,金庸總得設法讓令狐沖勝出。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鐵

紐約的地下鐵很吵,紅棕色及銀灰色的鐵怪,在以鐵架支撐著的地道裡,轟隆隆的快速奔馳。特別是那些快速列車不停靠的站,從黑暗處漸漸靠近的震動,一下子變成一陣旋風,伴著擠壓在狹小的車站空間的震耳迴音,當回過神時,它已消失在另一個黑暗裡了。幾個分貝的噪音呢?沒有人會去計較的。那就是紐約地鐵的聲音,當電車通過後,那空間的寧靜及帶有煤油味的氣流,反而是最令人難忘的。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歐洲的音樂會, 感覺上是日常生活的一環, 老少都有, 通常是夫妻家人或男女朋友一起, 衣著正式但不刻意 (至少德國如此), 言行不疾不徐, 中場時盡到迴廊喝個酒、聊聊天, 輕鬆自如, 像是工作後的生活調劑般, 有著融入生活的感覺。在美國, 要嘛盛裝打扮, 要嘛輕鬆衣著, 成雙入對的仍多, 單獨前往的個體戶也不少, 會覺得比歐洲人趕忙了些, 也會覺得他們把音樂會當成一個 Event 來看, 因為是 Event, 所以要有些規劃, 也就不會像歐洲那樣融入。

十一月中到日本六天, 趕了三個音樂廳的音樂會, 也到全球僅剩的 Tower Record搜尋了一圈, 對日本人支持西洋古典音樂的力道深感佩服, 在這樣快速變遷及網路發達的年代, 還能保持這樣的尾勁, 著實不易。這次在日本的三場音樂會, 分別是在「東京文化會館」Lakatos Ensemble、在「Opera CityMarek Janowski WDR-Koln、以及在「NHK HallHerbert Blomstedt NHK Orch的演出, 以前常去的Suntory Hall Zubin Mehta跟柏林愛樂包了, 票價也挺嚇人的, 也就略過此廳。這三場音樂會的共同現象是: 即便是星期一的場次或星期四的下午場, 都可以達到九成以上的賣座! 欣賞音樂會的年長者明顯多於年輕者, 還有音樂廳在廁所排隊的都是男性, 而且是大排長龍!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