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我與指揮家的情緣 (2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Yuri Temirkanov算是台灣之友嗎? 我自己的紀錄是在台北欣賞過他跟St.Petersburg Philharmonic1994年到2014年間,來台六次共八場的音樂會,其中有一場蕭斯塔高維奇第七號還有北市交的團員加入,算是很常來訪的樂團,2018年原本要再來台灣演出,但Temirkanov因病臨時無法前來,改由首席客席指揮Charles Dutoit代打,不過那場我沒去,紀錄就停在八場,印象深刻。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十年前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陌地生(Madison)讀書時,常上學校音樂廳,有一回是由Zdenek Macal Milwaukee交響樂團來校演出,陌地生是威斯康辛州的首府,Milwaukee則是該州最大的城市,因此該樂團經常到陌地生演出。當時 Macal因腿傷而坐著指揮,還記得他們演奏了Dvorak第八號交響曲,也是我在新世界後發現的新世界,此曲後來被演出的次數就很頻繁了。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年一月在東京Suntory Hall欣賞到Marin Alsop指揮讀賣交響樂團的音樂會,商務行程巧遇,不是因為Marin Alsop是女指揮才趕過去聽,而是她是位名指揮家,豈能錯過,況且以她的氣場,根本不會在意她的性別。

紀錄片電影”The Conductor”台灣用首席女指揮當片名,這基本上就犯了性別偏見的問題,不是嗎? 過往女性指揮家的確很稀缺,Marin Alsop以她堅忍的意志突破自己及社會的障礙,成為美國一線樂團Baltimore SO的總監,造就了巴西Sao Paulo SO的聲勢,進駐核心地維也納ORF,雖然還沒到Top 10,門是被她衝開了!

文章標籤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ckerras可以說是狀似有緣卻無緣,當年在古典音樂月刊寫完R.Strauss的歌劇連載後,構思如何繼續介紹非主流的歌劇,之所以會想到Janacek,是因為他的小交響曲太有魅力了,當時正是MackerrasDecca發行一系列Janacek歌劇錄音的年代,成為探索Janacek歌劇的重要參考。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伊莉莎白女王過世,英國的王室文化又將被熱烈討論,凡是冠上RoyalH.R.H的物件都是精品,凡是冠上Sir/Dame的也都是高人一等,受封的人無不直接在大名之前冠上Sir/Dame,連唱片公司也都直接加上此榮耀,唱片就會像精品一樣有品質保證似的。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一步是聽他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再往前一步是聽他的第二號交響曲,當年買了一張由Andre Previn指揮LSO錄製的這首交響曲,演出及錄音都很優,也建立起我對拉赫曼尼諾夫的喜愛,但因緣不只如此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能在同一個場地指揮演出超過2,550場音樂會已經很難得了,更何況這是歌劇的演出呢? 這是個難以打破的紀錄,很少有人會像James Levine這樣一直以歌劇為重心,他幾乎跟紐約大都會歌劇院(Met, Metropolitan Opera)畫上等號,每一個樂季長達八個月的時間,每週上演七場歌劇,輪流上演十來部作品,這已經是歌劇院的極限了,而James Levine更將自己推到極限!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緣起

每一次想到柴利比達克(S. Celibidache ),我就會想起在台灣有一位音樂家跟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首先,他們都對音樂有極高的崇敬及不妥協的韌性。其次,他們對名利都屬淡薄型,不會因為特殊的利害而刻意趨附。很巧的是他們年紀都大,而且都對東方佛學崇敬有加。雖然他們所表現出來的音樂風格不盡相同,但我還是覺得他們是同一類型的人,這位在台灣的音樂家就是台北愛樂管絃樂團的音樂總監- 亨利· 梅哲(Henry Mazer)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每都在想像退休後的生活,都快六十歲了,不是環遊世界、就是當個義工之類的,除非是公司的owner繼續享受權高位重、一言九鼎的日子,退休大概就會跟原來職場職能脫鉤的閒散事兒了。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觀眾對Lorin Maazel應該不陌生,第一次看到他是在1991年他帶Pittsburg SO來台灣的音樂會,給我最大的印象是: 如手術刀般的精準分解節拍,準確地指到每個樂器的每個拍子,沒有誇張的姿態,也不用樂譜,演奏他自己改編的”The Ring Without Words”,他錄的這張CD是經典之作,沒時間聽完整部指環時,就拿這張來很快的go through一下,比聽選曲全面多了。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因為蘇聯入侵烏克蘭的不知所云的戰爭而搞得音樂圈紛紛擾擾,表態不表態竟成為違反音樂無國界的指標,而有看到不少報導在談烏克蘭應該考慮芬蘭化的方式,以跟蘇聯老大哥和平共處。

說到芬蘭,那就是在說西貝流士了! 一首芬蘭頌使得芬蘭在一戰時期,在實現獨立運動上獲得很大的鼓舞;在二戰期間,芬蘭成為納粹進軍蘇聯的跳板,西貝流士避難到鄉間,芬蘭戰後深知住在大國旁邊,別人是很難幫得上忙的,因此採取了與敵方共存的妥協方式,被西方稱為芬蘭化,此時西貝流士早已息筆,但一首首滿是芬蘭風情故事的音樂,依然是芬蘭最佳的文化表徵。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話說1988年我到紐約長島留學時,有空就會往城裡跑,因為得趕回學校,通常都是去大都會歌劇院的周末午場,當年對交響樂及指揮家也沒那麼熟,沒特別注意那是Bernstein在紐約愛樂的最後時日,也是Zubin MehtaKurt Mazur要交接的時刻,那時沒得挑節目,純粹靠運氣,終於有一次有機會進Avery Fisher Hall,只記得指揮是位禿頭的老先生,曲目是偏生冷的(當年所聽不多),抱著到此一遊的心態比來聽音樂重些。後來,我才發覺原來我見過是上古神獸級的指揮Erich Leinsdorf,他是我在紐約看紐約愛樂演出的第一位指揮家! 曲目只記得有Debussy,不是熱門的那種大曲子,我當時以為紐約愛樂這級的樂團應該都是演奏大曲目的才是說,對我這樣才入門不久的人來說,難免有點小失望。

Erich Leinsdorf (1912-1993)是在奧地利維也納出生的猶太人,從母姓,學過大提琴、鋼琴伴奏,大學時學習指揮,當時據說Toscanini要跟維也納愛樂演出一首難搞的當代合唱曲,沒人敢接助理的位置,只有Leinsdorf一肩挑,因此連三年獲得Toscanini在薩爾茲堡音樂節助理指揮的職位,也開啟他到美國發展的契機。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信大部份的樂迷都會有一個疑問:為何EMI 發行的柴利比達克紀念特輯第一輯中(11CD ),沒有布魯克納的交響曲呢?特別是曾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現場欣賞過柴氏與慕尼黑愛樂演出布魯克納第四號交響曲的人,想必更是心癢癢的。

終於等到了, EMI 這回一口氣出版了全布魯克納作品的柴利比達克與慕尼黑愛樂第一輯(12CD ),交響曲從第三號到第九號,再加「f 小調彌撒曲及讀美頌歌(Te Deum ) ,讓這組堪稱世上最佳的作曲家、指揮家與樂團組合,一次呈現,過足了癮。在此之前,樂迷們也可以找到由Sony 出版的影碟,包括柴利比達克指揮的布魯克納第四到第八號交響曲,大部份是他率慕尼黑愛樂訪日時,在山多利廳(Suntory Hall)的現場錄影,只可惜在台灣不容易買到,價格也不便宜。這些真正經過授權發行的影碟,是在EMI 這次出版CD 前,柴利比達克唯一「Official」的布魯克納。至於海盜版CD 倒有不少,但多是柴氏與地方電台樂團的錄音, 當然比不上EMI 的黃金組合了。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開始聽古典音樂都是照書聽的,幾位傳說中的人物一直會被提及,像是FurtwanglerKnappertsbuschWalter等等,大約都是二戰前後的大指揮家,以為這些人都算是上古神獸了,一直到1989年在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外徘迴時,看到一張演出海報,上面標示著: Finally, Celibidache! 頓時目瞪口呆,想說此人不是早已消失於人間了嗎? 更沒想到在1992年的雙十節,Celibidache率領Munich PO來台演出兩場,甚至還演奏國歌!

Sergiu Celibidache (1912 – 1996)像是一位謎樣的人,充滿了故事性,父親是羅馬尼亞的騎兵軍官,父親希望他從政,他卻跑到柏林去學音樂,姓氏原為 Celebidachi被德國誤植為Celibidache,就此將錯就錯,在柏林一路讀到音樂博士,正逢希特勒戰敗的1945年,Furtwangler被盟軍禁演查察,原定代替的指揮Leo Borchard不慎被美軍誤殺,在兵荒馬亂之間,沒有大指揮家在柏林,剛好Celibidache在不久前贏得柏林廣播電台指揮比賽的獎項,就這樣的因緣下,Celibidache33歲且沒有樂團職位經歷的情況下,展開了他的驚奇之旅。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回寫「樂友紀行」時(「古典音樂」第六十五期),人正在東京看NHK 轉播哈農庫特指揮柏林愛樂演出布拉姆斯的《海頓主題變奏曲》及第一號交響曲,這一套現場錄音的CD,不久後推出,在全球獲得一致的好評。哈農庫特近十年來轉戰主流曲目,頗有斬獲,從貝多芬、舒伯特、舒曼到布拉姆斯,他都以考究的精神,提出個人獨到的觀點,不負他身為古樂先鋒之名號。哈農庫特是Teldec 的專屬指揮,鋒芒不下Teldec 另一位主將巴倫波因。

       在RCA 旗下,也有柯林· 戴維斯爵士搶攻主流曲目,已經陸續完成布拉姆斯、貝多芬、舒伯特及西貝流士交響曲全集,現正在進行馬勒,也都有英國派的雜誌全力護盤。而在DG 旗下,布列茲先從跨二十世紀的曲目及非德奧系的作曲家下手,重整他以前為CBS 灌錄的曲目,再逐漸向主流靠攏。以布列茲這般具有先進觀念的人,當他攻到貝多芬時,恐怕會引起一陣不小的風暴。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曾經猜測Harnoncourt會是大會堂管絃樂團的接班人,因為就在他跟大會堂錄製舒伯特交響樂全集不久後,我曾在大會堂音樂廳欣賞過他跟樂團演出舒伯特的第五及第九(或稱第八)號交響曲,直覺兩者水乳交融,頗有搞頭,那次的偶遇當然很驚喜,Harnoncourt在那個時期是他跟非古樂的傳統大樂團合作的鼎盛時期,錄音曲目也朝主流曲目邁進,他將樂團位置擺設調整為第一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第二小提琴的加重音擺法,在此之前沒注意過樂團的擺陣,也因為這樣的演出效果很突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後來都會特別留意樂團的器樂擺設位置所產生的影響,也成了聽現場音樂會的一個小樂趣。

Nikolaus Harnoncourt (1929-2016)可是貴族皇家之後,母親是傳承自神聖羅馬帝國及哈布斯王朝的後裔,父親是工程師,在柏林出生後,回到奧地利Graz,在維也納學音樂,以大提琴為主,畢業後加入維也納交響樂團(VSO)擔任大提琴手(1952-1969),當時是由卡拉揚帶領VSO,據說卡拉揚一看到Harnoncourt那股高貴的貴族氣息,連試拉都不用,就直接錄取為大提琴手。他跟新婚妻子Alice Hoffelner1953年就創立了Concentus Musicus Wien (CMW,維也納音樂家合奏團),成為開創古樂演奏的樂團,Alice一直擔任這個樂團的首席,Harnoncourt則從大提琴位置引導樂團的演出,即便Harnoncourt1970之後開始指揮大樂團及歌劇演出的生涯,他及太太仍繼續維持CMW的位置直到2015年兩人退休後,交由Stefan Gottfried繼續帶領。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月二八及二十九日兩天,費城管絃樂團在現任總監沙瓦利許的率領下,總算首度抵台演出,為近期缺乏知名人樂團訪問的台灣樂界注入活力。沙瓦利許已經是七十六歲的高齡了,他帶領樂團的亞洲之旅到此是最後一站,如果說他疲憊是可以理解的。而我們從他在記者會上迴避困難的問題、表明不為樂迷簽名及每場音樂會只排一首安可曲,且不多做謝幕等種種情形,可以知道他在調節體能(或是個性使然?)

但是,沙瓦利許之所以能屹立樂界數十年,且深受愛戴,並非浪得虛名的。當卡拉揚及柴利比達克(S.Celibidache)在此一年紀時,都開始收斂其指揮動作,沙瓦利許卻仍生龍活虎般的站在指揮台上,為著自己對音樂的看法全力付出。當這個年齡的指揮開始調整自己的速度時,我們卻看到沙瓦利許全力衝刺,某至給人一種衝過頭的懷疑。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第一次到柏林愛樂廳欣賞柏林愛樂的演出,就是由Sawallisch擔任指揮的,那次的曲目都是中小編制的樂曲,包括Mozart小夜曲及第40號交響曲,以及R.Strauss 中產仕紳組曲,我坐到舞台後方,得以欣賞這位在德國甚有地位的大指揮的英姿。後來在1999年,Sawallisch帶領費城管絃樂團來台北演出兩場,兩場音樂會展現他在德奧歐陸主流樂曲的實力,費城之聲獲得了改造,Sawallisch在其紳士般的身影下,仍然燃燒著對音樂的熱情。

Wolfgang Sawallisch (1923 ~ 2013)出生於慕尼黑,一輩子也都以此地巴伐利亞邦為生活的中心,年輕時學習鋼琴,一度以鋼琴演奏為職志,後深受FurtwanglerKnappertsbusch 啟發,逐步轉向學習指揮,二戰時在義大利的德軍當兵,後被拘禁在英國的戰俘營,回到慕尼黑完成學業後,開始展開他的指揮生涯,跟當年的指揮一樣從歌劇院開始,曾經是指揮拜魯特音樂節的最年輕指揮,也很早就指揮過柏林愛樂,但可能認為自己還沒準備很好,推掉維也納劇院及大都會歌劇院的邀約,早在1960年就先轉往樂團指揮,先後掌管Vienna SOHamburg POSwisse Ramonde這幾支樂團,在1971年時,歷練恰當後,擔任二十年的巴伐利亞國立劇院的音樂總監,指揮過近1,200次歌劇的演出,包括WagnerR.Strauss的所有冷熱門歌劇(除了Salome)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應該說Tennstedt是大器晚成,而是因為機運巧合,才讓他得以在人生的中段出頭天,而且成為一家之言,成功的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然而準備好的人卻有更多缺乏機運,臥虎藏龍,鮮為人知,殊是可惜。

話說在1990年時,課業繁忙之餘,得知當時轟動武林的Klaus Tennstedt要到芝加哥演出兩週,包括一場馬勒第一及一場馬勒第四,趕緊排開課程時間,午後驅車從隔壁州的Wisconsin Madison開拔三四個小時到芝加哥,一覽偶像的演出。其中馬勒第一號的演出EMI有現場錄音及錄影出版,我就坐在第三排,應該有快閃出現過,至少我的掌聲及呼叫聲是有被錄進去的! 另一場馬四的演出是跟Arleen Auger這位傑出的女聲樂家合作,可惜這場沒有錄音出版。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應該是三十年前第一次到維也納,立刻趕往維也納國立歌劇院去探尋是否有演出,當時掛出Richard Strauss “Die Frau ohne Schatten”的劇目,不管懂不懂的排末班車票進去包廂的後排,辛苦的看完這部超級複雜的歌劇,謝幕時指揮受到最熱烈的掌聲,他就是Horst Stein,演唱的包括Gwyneth JonesBernd Weikl,但我真的沒看懂,很氣,返台後,乾脆自己把整部歌劇的歌詞翻譯一次,然後寫稿投到古典音樂月刊,接著就一部又一部的寫下去了

七年前到紐倫堡參展,抽空到Bamberg一趟,那天是當週唯一有演出的時間,先在這個非常美麗的小鎮逛一圈,然後在夕陽西下後到達音樂廳,欣賞當晚由Daniel Harding指揮Bamberg Symphony Orchestra的演出,SchumannDas Paradies und die Peri,很難想像一個人口不到八萬人的小鎮,竟然會有一座如此漂亮的音樂廳及名聞遐邇的交響樂團。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