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拉直及架高的山線鐵路 

+ 16 個車站

因為在台中住了許久, 每次南來北往都是走縱貫線的山線, 上次環島之旅刻意走海線, 稍後再利用回鄉探親之便, 把山線也做了一番紀錄.

山海線的北端分岔點是在竹南站, 改建後的竹南站跟羅東站一樣分前後站, 然後把候車室移到空橋, 方便進出. 竹南雖是"新竹之南", 卻是屬於苗栗縣, 進入山線後的第一站是造橋, 此站跟以前高速公路的造橋收費站相鄰相望, 不知你可曾注意過. 高鐵的苗栗站正在興建中, 跟山線的豐富站交會, 過了後龍溪就到苗栗這個客家山城了. 三十多年前, 父親到苗栗任公職, 我們決定不再跟他"流浪", "定居"到台中, 我是常到苗栗"探親", 因此跟此處是有點感情的. 火車站在"北苗", 但"南苗"卻比較熱鬧. 苗栗站有個火車博物館, 可去看看.

>> 竹南車站的前站, 因為老市區在這邊

竹南前站

>> 竹南站後站, 這邊往工業區

竹南後站

>> 竹南站內的山好線標示圖

山海線

>>站181: 造橋站是個優雅的綠色小站

造橋

>>站182: 豐富站, 高鐵苗栗站在豐富站旁, 還在興建中

豐富1

>>站183: 苗栗是個很純正的客家山城

苗栗

從銅鑼到后里間, 進行了兩次的"截彎取直", 第一次是把銅鑼三義間的山谷拉直, 原本是從銅鑼山谷右側, 垂直拉到左側, 再沿左側山谷到三義, 呈"之"字型, 後來拉成對角線, 這是台鐵老顧客才知道的歷史. 第二次是從三義直接打山洞到泰安, 避開了台鐵最高站"勝興", 反而引起大家追逐勝興的樂趣. 以前北上火車過泰安及大安溪鐵橋後, 進了隧道, 爬到"龍騰斷橋"旁, 總得等著會車, 然後再穿過隧道到勝興站, 通常還是等下一次會車, 再溜下山到三義站, 而且還在三義田間畫一個圓弧才到三義站, 非常有意思的旅程.

>>站184: 南勢站是以前進入苗栗前的會車站

南勢

>>站185: 銅鑼似乎不以"銅鑼"聞名

銅鑼

>>站186: 三義以木雕聞名, 車站站名就以木雕展現

三義

少了勝興站, 泰安站成了風景最美的山線景點, 但這是新的泰安站, 被架在半空中, 因此可以遠眺火燄山景觀及河谷的農家景色. 老泰安站還留在河谷邊, 也值得一遊. 后里站過後, 原本可以看到馬場的, 但現在被一些半導體廠及LCD廠給占領了, 再也沒有馬場及甘蔗園的景觀了, 只有一棟棟巨大的, 方正的, 白色的超級大廠房, 該怎說呢? 在 921大地震後, 把原來的"東勢火車支線"給震毀了, 也沒有重建的希望, 因為在石岡及東勢都毀壞的太嚴重, 無奈. 以前的東勢線是從豐原到東勢的, 現在豐原到烏日這段在進行鐵路高架化, 我在幼稚園前住過豐原及烏日, 只有粗淺的印象, 我這輩子搬家的次數多到嚇人, 光在台中縣市就搬了五次家!

>>站187: 泰安站位於高架上, 可遠眺火焰山

泰安

>>站188: 后里站只剩一邊仍保有翠綠風光, 另一邊都是高科技廠房

后里

>>站189: 豐原站以前是東勢線火車的起點, 因地震而廢棄, 我兩三歲時住這兒

豐原

>>站190: 潭子站, 位於台灣老牌的潭子加工區出口不遠處

潭子

台中站是個古典的大站, 但新的站正在興建, 會把這個老站給包在裡面, 當成博物館, 台中市的發展一直往中港路去, 火車站再也不是熱鬧的市集, 中區更顯得沒落, 不知何年才能再返往日光芒. 新烏日站是跟高鐵交會的轉運站, 過了此站可以看到"成功嶺"的大門, 這又是三十幾年前的回憶, 真快. 過成功站可以直通彰化及海線的追分, 山海線在南端有個迴路, 北端沒有, 山海線南端在過大肚溪前會合, 然後進入彰化. 少了勝興及老泰安站, 海線比山線有趣多了!

>>站191: 太原站是後來新增設的路邊小站, 離我曾住過的大坑很近

太原

>>站192: 台中站是很典雅的建築, 大辣辣的"台中車站"標示, 太煞風景了, 新站在左側興建中

台中站外

>>站193: 大慶站, 台鐵捷運化的車站, 與台中間還在蓋一個"中山站"

大慶

>>站194: 烏日站, 我幼稚園時住這兒, 就在火車站左前方而已

烏日

>>站195: 新烏日站跟烏日站隔著筏子溪, 相距僅數百公尺, 遠方即是高鐵台中站, 兩站相通

新烏日

>> 成功嶺的入口就在鐵路旁, 男人的共同回憶

成功嶺

>>站196: 成功站是山線最南端, 從這兒可以往南到彰化, 也可繞到海線到追分站, 就是"追分成功", 考生專用. 也可再往前一站到"大肚", 就是"大肚成功", 國家非常需要!

成功

>> 彰化站, 山海線的南端交會站

彰化

>> 成功站到追分站就繞個彎就到了, 要"追分成功"很近的

追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p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